求萨特和加缪的荒诞理论介绍( 二 )


作者: 休笑世人痴2008-12-18 12:50回复此发言
--------------------------------------------------------------------------------
【求萨特和加缪的荒诞理论介绍】2 【萨特与加缪 转帖】
萨特的文学作品中最富声誉思想最为深刻也最易被人所误读的就是独幕剧《禁闭》(1945)(也被译作《独立审讯》) 。剧情是在地狱中的三个鬼魂中展开 。并且借主人公加尔森之口说出了“他人即地狱” 。萨特本人也因此而备受责难,指责他的存在主义是无情的,残忍的,无人道的哲学主张 。实际上这是对萨特的极端误读,与此相反,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是针对人的选择来讲的 。简述之即是,如果人与人之间不能正确对待,不能坦诚相见,那么,他人就是另一人的地狱 。针对民众对于存在主义哲学的若干指责,萨特专门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说:“存在主义是最不哗众取宠的哲学,是最朴实无华的哲学” 。
我们可以这样说,萨特文学作品强调的是人生的“虚无”,那么加缪的文学作品关注的则是世界的“荒诞” 。《西西弗斯的神话》以哲学随笔的方式,第一次阐明了加缪对于世界是荒诞的的认识,并借助西西弗斯承担的永无止境推动巨石这一惩罚的行为,最终声明: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存在本身,而是以何种方式去存在的问题 。而对人来讲,最高贵的不是仅仅存在,而是勇于承受在荒诞世界里的种种苦难和痛苦,永远满怀激情地追求光明和自由 。西西弗斯就是荒诞世界里的一个荒诞英雄 。
中篇小说《局外人》中以默尔索的冷漠、麻木来宣示了对抗荒诞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在这个荒诞世界中,默尔索是一个觉醒者,他意识到这个世界以及人的存在本身的荒诞感,于是以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局外人”的态度来反抗荒诞 。因此,默尔索身上具有比西西弗斯更为坚定的积极意义 。
加缪的长篇小说《鼠疫》可以说,是加缪哲学思想的最终结晶 。加缪热情赞颂了在荒诞世界中(在小说中表现所的是鼠疫来袭)人与人的友爱、互助、关心和忠诚 。这部小说写得感情肺腑,情节生动,展现了加缪自身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苦难的敏感及对弱者的博爱 。
哲学思想的差异最终导致了萨特与加缪的分道扬镳,这算是人类情感史的憾事,但从另外一方面讲,这种并不因个人私怨引起的交恶,又算是人类社会史上的佳话 。从本文的以上部分,我们已经看到了两位思想家的诸多差异,但最深层面还是在哲学思想上 。
首先,如上所述,萨特与加缪都认为世界是荒诞的 。不同的是,萨特同时认为,人在荒诞的世界面前时无能为力的,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作为自由存在着的存在方式而已 。而对加缪来讲,世界的确实荒诞的,但人之为人在于“反抗” 。正是他的论文集《反抗者》直接导致了与萨特的公开绝交 。加缪认为,人在荒诞的环境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反抗,宣扬“纯粹的反抗” 。加缪极力反对所谓“历史的反抗”,即反对使用暴力,而崇尚精神与道德的抗争 。因此,加缪虽然赞扬马克思主义,却对诸如俄国革命给与了极力抨击 。众所周知,萨特对于在俄国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给予高度赞扬的 。这就是他们的重大分歧之一 。
另外,萨特与加缪的另一分歧在于:萨特并不承认有所谓的人性存在 。萨特认为,既然“存在先于本质”,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普遍的人性” 。人也决不可以依赖别人,因为没有所谓永恒的爱,而只有正在创造的爱 。萨特始终强调个人的自由行动和绝对承担责任 。而我们从加缪的《鼠疫》中即可看到,加缪对于人性之美的赞颂是发自内心的 。他认为在荒诞世界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只有全人类联合起来,才可以取得反抗荒诞世界的胜利 。
1960年加缪不幸在一场车祸中失去生命的第三天,萨特发表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悼念文章,其中说:“我与他曾将失和,反目 。但即使双方永远不再见面,也算不了什么,这无非是另一种在属于我们的那个窄小世界里一起生活的方式,并且谁都知道谁的近况,这不妨碍我想念他 。”“加缪永远是我们的文化场的主力之一,永远会以他的方式代表法国和这个世界的历史 。”
伟人之交恶与缅怀,都令人敬畏 。
而在1980年萨特葬礼的数万随行者中,有一个人这么称赞萨特:萨特的逝世,是我感到人类智慧的一盏明灯熄灭了 。这个人是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 。
令人意外的是,萨特一生选择的都是拒绝与任何政府合作,他极力反对资本主义,上街参加法国“五月风暴”的学生游行,公开宣称“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