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的腰,是细还是粗?都说杨贵胖,唐朝以胖为美,贵妃的腰呢?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被认为应该是四人中最“胖”的,这在字面上多少挑战了今天的审美观 。而且历史上有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的典故,古人的审美仿佛也并不都像唐朝那样“以胖为美” 。那么杨贵妃真是一个胖美女吗?
唐朝的审美观真是以胖为美吗如今都有一种论调说唐朝以胖为美,其实在唐朝的诗中可以反驳这个论调,比如白居易的诗中写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这里描写了两个人,即白居易的姬妾樊素和小蛮,前者善歌,后者善舞,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 。这也就是樱桃小口和小蛮腰的来历,这两个审美标准直到今天也倍受推崇,所以在审美上,从古至今应该是相通的,也就说明唐朝的审美并不是崇尚胖 。
之所以后世认为唐朝以胖为美,判断依据主要来自唐朝女子画像,画中的女子大多都是微胖的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唐朝的绘画多以写意为主,胖其实体现的是富贵,比如唐朝时期的将军画像都挺着将军肚,总不能说每个将军也都是大胖子吧?与其说唐朝以胖为美,不如说是以胖为尊,这可能与唐朝的尚武也有关,毕竟胖是魁梧的最直观体现 。
其实初唐女子画像还是比较苗条的,盛唐时期的女子画得才较为丰腴,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 。加之盛唐时期,胡人内附加剧,他们大多是游牧民族,骨架大,身体敦实 。这种民族融合带来的审美、妆饰等变化,也促进了绘画上的改变 。从历史发展来看,宋明两朝的皇帝像也没有唐朝皇帝像那么胖,从感官上看的话,宋朝皇帝瘦的确实没有帝王之像!这种以胖为尊的艺术表现,在中世纪的欧洲也能看到,欧洲贵族的画像个个都是婴儿肥,女子带上腰束,将肉尽可能挤到胸上,显示丰腴的体态 。
由于唐朝社会较为开放,女子受到的封建束缚减弱,他们的衣着会突显丰满的胸部,这种衣着多是齐胸襦裙装,除了突出胸的丰满,并不显示其他部位的身材 。而且由胸至裙摆,呈倒锥型,下半身显得宽大无比,当然体现不了细腰细腿 。所以在感官上,唐朝衣着就将人显得比较胖,但感官与实际身材是有差距的,唐朝的审美最直观的表现应该是皇室选婚的标准 。唐玄宗曾给太子李亨选妃的时候,要求“选人间女子细长白者五人,将以赐太子”,细长白就是标准,说明唐人是喜欢高挑的女子,这与今天的审美标准也差不多,并不是以胖为美 。
杨贵妃的形象如何既然唐朝不是以胖为美,那么“环肥燕瘦”是如何来的?为何出了个“胖”贵妃?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环肥燕瘦一词来源于宋朝苏轼的诗,这首诗并不是评价美人的,而是抒发“求同存异”的价值观,此诗从各种古人的书法到名人的喜好进行描写,点明世间万物各有各的特色 。其中就提到了杨玉环的胖、赵飞燕的瘦都很美,所以环肥燕瘦并不是对杨玉环体态的考证,只是以古代文献、绘画对人物特征的描写做引用 。这里绘画引用可能来自唐朝的画像,而文献可能来自同朝的历史巨作《资治通鉴》 。
“亭亭玉体,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娇辉 。轻盈臂腕,消香腻 。绰约腰身荡碧漪 。明霞骨,沁雪肌 。一痕酥透双蓓蕾,半点春藏小廚脐 。”——《长生殿.第二十一出.窥浴》

在《资治通鉴》中,杨贵妃的形象提到了“素有肉体,天资丰艳”,也毫不避讳的说“寿王妃杨氏之美,绝世无双” 。这就是后世一直引以为鉴的杨贵妃形象,清人洪升的《长生殿》,算是描写杨贵妃的巅峰之作,他将杨贵妃的寿王妃环节,以及与安禄山的传闻删除,塑造了一个完美的贵妃形象 。并在《定情》一章中,写到玄宗初见杨玉环时的形象,即“德性温和,丰姿秀丽” 。在《窥浴》一章更是将其形体描绘的惟妙惟肖,但这都是作者的创作,这个创作的来源无非也是其史料记载,以及宫廷画像 。
关于杨贵妃的画像如《太真上马图》,据说是五代南唐周文炬所画,后被邓拓收藏,画中杨贵妃正在上马,体态并不胖,但脸部是有点婴儿肥 。
【杨贵妃的腰,是细还是粗?都说杨贵胖,唐朝以胖为美,贵妃的腰呢?】另有一幅最著名的《簪花仕女图》,由唐代周方绘制,目前收藏于辽宁博物馆,此整卷画中,有六位身着华丽的妇女,带着自己的侍女在游园 。后有专家提出,最左边的一位就是根据杨贵妃的真容制作的,确如史料所说的丰满无比,但仅限于胸部与脸部,其手指仍然纤细修长,由于服装的原因,并无法判断杨贵妃是否也是小蛮腰 。但就玄宗为太子选妃的标准来看,杨贵妃一定不会是个胖子,更应该是丰满匀称,且皮肤白皙的女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