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翻译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翻译是什么( 二 )


(29)彰示来者:告诉后来的游人 。来者,后来的游者 。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翻译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翻译是什么

文章插图
《右溪记》赏析全文内容可分成三个部分 。从开头至“垂阴相荫”是第一部分 , 描叙小溪的地理位置和周围景色 。从“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到“为之怅然”是第二部分,感叹小溪的位不适宜与受人冷落 。从“乃疏凿芜秽”至结尾是第三部分,记叙小溪的疏整经过和命名由来 。
这篇游记文字精练、文气流畅,但又不是一泻无余,而是如文中那条因“触石”而“洄悬激注”的溪流一般,迂回起伏 。文章开头交代小溪的地理位置 , 语气冷静,笔调平实 。
接着细致地描绘小溪周围的“怪石”“佳木”“异竹”等景色 , 赞誉之情包含其中,令读者不胜向往,文气渐起;正当作者设想这条清秀的溪流若在山野,便可给隐逸之士带来愉悦;若在闹市 , 就能成为游览胜地时,作者笔调忽转:“而置州以来 , 无人赏爱 。”小溪的不为人知令作者“为之怅然” 。
然而,作者接着又记叙“疏凿芜秽”“植松与桂 , 兼之香草”的整治过程,小溪从此将告别寂寞凄清的境遇 , 成为名胜之地,令人为之一振 。文章短短百余字,却写得一波三折、纡徐委曲 , 使其具有抑扬顿挫之美,而避免了直叙的平淡无味 。
作者元结以右溪无人赏识、任使芜秽的遭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慨叹,明显地流露出抑郁不平之气 。元结疏通右溪,建造亭宇 , 种上象征高洁的松桂和香草,这表现出他对美的追求 , 更反映了他淡泊名利、爱好天然的性格 。文章借右溪无人赏爱 , 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
《右溪记》创作背景《右溪记》作于唐代宗广德、永泰年间(763年7月—766年11月),当时作者元结正在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任上 。
《右溪记》作者介绍元结(公元719年-772年),中唐前期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聱叟 , 河南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人 。元结少时不羁,十七岁从师于元德秀 。天宝六年(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 。天宝十二年(753)进士及第 。安史之乱中,曾率族人避难于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 。
乾元二年(759),唐肃宗召其进京问策 , 上《时议》三篇,受到赏识 。后被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 。唐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 , 政绩颇丰 。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他与顾况、王建等人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
其诗文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社会矛盾,文风力求摆脱六朝以来雕饰华靡的弊病,清淡简洁 , 纯真自然 。唯过于质朴,文采稍逊 。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元次山集》,编有诗选《箧中集》 。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翻译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翻译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