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有什么禁忌 五月初五有什么民间风俗

五月初五即端午节,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月初五有什么民间风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
更多端午节相关内容推荐↓↓↓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端午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端午节的优秀演讲稿三分钟

端午节的民间传说故事及禁忌
五月初五有什么民间风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
3、折叠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4、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
5、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
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是华人夏季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和春节、中秋并列为华人传统三大节日 。“端,初也”,也就是“开始”的意思 。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而“午”与“五”又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五” 。五月五日,月与日同为五,故古也称为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 。古人也把“午时”当作“阳辰”,所以端午也有“端阳”之称 。明清时代,北京一带也把端午节称作“女儿节”或“五月节” 。
端午节起源的说法有好几种,其中以纪念两千多年前,愤投汨罗江的中国大诗人屈原说最广为流传 。
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备受楚怀王重用 。此举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诽谤屈原,离间楚王和屈原之间的关系 。楚王继而逐渐疏远屈原,甚至将屈原放逐 。
眼见楚国濒临绝境,因谗臣误国,将为秦国所灭,屈原满怀悲愤,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
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哀痛非常,涌至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而渔夫们也撑起了船只,在江上打捞屈原的尸体 。他们还把粽子、鸡蛋等食物,往江里面丢,希望喂饱鱼虾,不让它们夺食屈原的尸体 。
还有人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药晕江里的蛟龙 。据说,当时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 。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
因为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初五,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便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甚至还在这天到来时,特地把菖蒲或艾草插在门上 。
端午节吃什么传统美食
1、粽子

端午食粽的习俗由来已久,且盛行不衰 。时至今日,端午节家家户户几乎都要吃粽子,粽子的种类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口味有咸甜之分 。南方粽子以苏州、宁波、嘉兴等地最负盛名,馅料多以豆沙、火腿、咸肉、枣泥为主;北方粽子以小枣粽为代表,常见馅料有小枣、果脯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