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洪水是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历史上最严重的洪水已经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使上千万人无家可归,今天就来讲讲历史上破坏力前三的洪水灾害 。
1、1931年长江洪水
1931年8月发生的长江洪水,导致的受灾人数之广,死亡人数之多,被认为是世界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这场灾难总共导致40万~400万人死亡,受灾农田近1.5亿亩,影响了当时中国四分之一的人口 。洪水滞留足足3个月过后才消除
2、1887年黄河洪水
1887年的黄河洪水发生的原因是因为黄河沿岸持续的暴雨,造成勒花园口黄河大堤决口,洪水淹没了河南省的低地,淹没了13000平方公里,摧毁了11个大型城镇和数百个定居点,造成200万人无家可归,还有90万人死亡 。
3、1938年黄河洪水
1938年的黄河水灾是蓄意的战争行为,当时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为了防止日军的进攻,下令炸毁黄河上的堤防 。由于这次行动,这条河淹没了农田,使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并导致数十万人死亡,筑堤防护系统的损失也消除了该地区控制水的基础设施,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造成了额外的破坏,洪水淹没了54平方公里的农田,并造成50万至90万平民死亡,以及数量不详的日本士兵死亡 。
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大滑坡、大塌陷等地质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巨浪所造成的灾害我们称为海啸灾害 。历史上破坏力前三名的海啸是哪些
1、乾隆大海啸

八重山地震是一场在1771年4月24日早上8时发生于琉球国的地震灾难,属于海沟型地震 。八重山地震亦导致了琉球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海啸之一,琉球被日本并合后也被视为日本史上最具破坏力的海啸之一 。地震规模估计为ML8,这次地震引起超过80米高的海啸袭击琉球列岛,并造成石垣岛与宫古岛各有8,439与2548人丧生 。当时琉球国为清朝的朝贡国,使用清朝年号纪年,因此在琉球称为乾隆大海啸 。琉球国当时又受日本萨摩藩控制,在日本也被称为明和大海啸,这次海啸是琉球史和日本史上纪录过最高的海啸 。
2、锡拉岛海啸
1967年,美国考古学家便在桑托林岛的60米厚的火山灰下,挖出一座古代商业城市 。经考证,这座城市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火山大爆发时被火山灰所埋葬 。那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山大爆发,喷出的火山灰渣占地面积广,达62.5平方公里,岛上的城市几乎在一瞬间就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下,并波及地中海沿岸及岛屿 。据记载,当时埃及的上空曾出现3天漆黑一片的情景,除此之外,火山爆发引起巨大海啸,浪头高达50米,滔天巨浪,滚滚南下,摧毁了克里特岛上的城市、村庄,米诺斯王国也随之化为乌有 。
3、印尼海啸
喀拉喀托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中,拉卡塔岛附近 。1883年等级为VEI-6的大爆发释放出21立方公里的火山灰,远在毛里求斯岛都能够听到这次喷发的剧烈声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 。由于喀拉喀托火山区附近无人居住,因此在爆发时当场死亡的人极少 。但是,火山的倒塌激起一连串的海啸或地震潮波,据载,远至南美洲和夏威夷都发生了海啸 。在最猛烈喷发之后,最大的波浪高达40米,造成爪哇和苏门答腊的沿岸附近几座城市约有3.6万人丧生 。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 。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
1、华县地震(1556年8.3级)
陕西华县地震发生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1556年1月23日) 。地震波及陕西、山西、河南、甘肃、河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11省130余县,有的县整个陷落下去 。此次地震,死亡人数有姓名记载的就超过83万,不知名的死者及未经奏报的死者更是不计其数,这是中国历史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为世界地震死亡人口之最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明史·五行志》) 。地震前,该地区长期没有中小地震活动 。但震前8小时左右,在震中区有“地旋运,因而头晕”(《隆庆·华州志》)的记载 。这次地震首次记载到地震时“地中出火”(地光)的现象 。根据关于这次地震的记载,现在普遍认为这次地震的强度高达8.3级 。

2、洪洞地震(1303年8级)
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公历1303年9月17日,山西省洪洞赵城发生强烈地震 。据《元史·五行志》记载,“公廨倒塌殆尽,房屋倒塌二万四千六百间”,建筑物破坏惨重;“赵城县(今属洪洞县)范宣义郇堡徙十余里”“地大震,郇堡山移,所过居民庐,皆摧压倾圮 。”,山川地貌为之改观 。关于这次地震的死亡人数,吉县《大帝庙碑》所记”河东地震,压伤者二十余万人,屋之存者十之三、四” 。万历《临汾县志》记”于时死者二十余万人,祸甚惨毒” 。根据烈度震级关系测算,强度为8级 。洪洞至今尚存有这次地震的遗迹,遍散于山西各处的碑刻题记,对当时震害的描述历历在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