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无价之宝 中国遗失十大无价之宝

我国历史悠久在无数年中涌现出了无数稀有珍宝,能人异士 。但其中能称成为是“无价之宝”的,寥寥无几,不仅如此,当代社会人们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真正的国宝是有着足以颠覆整个中国历史的宝贵价值 。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消失了的“八大珍宝” 。
1.轩辕剑
轩辕剑为皇道之剑,象征着国家和人民的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上一次出现在商代的某个时期,也许随哪一代商王墓葬了,武王伐纣之后,此剑亦未见踪迹 。为了保护周朝,姜子牙死后悬棺八百年代替轩辕剑 。
2.周口店猿人头盖骨
1929年冬天,考古学家开始在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挖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头盖骨,后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科学上常称之为“北京直立人”,属旧石器时代 。
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被移交给即将离开北京撤回美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 。同年12月5日,该部队所乘火车驶往秦皇岛,但由于随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军队俘虏了北京、天津等处的美国兵,北京人头盖骨从此下落不明 。2012年3月,“北京人头盖骨遗失之谜”出现新线索,可能埋在秦皇岛的某处土地下 。

3.九鼎
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 。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 。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力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 、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
九鼎从东周朝都迁至咸阳朝都时,却意外地消失了 。
4.《兰亭序》
王羲之的《兰亭序》书法作品之所以被称为国宝,不仅是因为它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而且还因为它在当时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并且书法研究的气氛在全国盛行 。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将其视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宝藏 。至于原作,在唐朝以后则下落不明了 。
5.秦始皇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皇帝的印玺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

据传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一说用蓝田玉 ,一说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
6.随侯珠
随侯珠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也称为”随珠”,与”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随珠和璧”或”随和” 。随侯珠的流失同随国的衰亡是相联系的 。可随侯珠从秦始皇以后便无下文 。有人考证,随侯珠随秦始皇殉葬,在墓室”以代膏烛” 。
7.秦始皇十二铜人
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下令收缴民间所有的兵器,集中于咸阳,铸成了12个铜人 。应该说,秦始皇收兵器造铜人,完全是出于政治上安定的考虑 。如今12铜人已经下落不明 。
8.《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 。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 。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 ,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 。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才抄写完毕 。
《永乐大典》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却因为战乱火灾等原因,四处散落,还被人偷走了一部分,严重缺失,令人遗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