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为什么才女辈出?( 二 )


男子读书学习,是为了科举中第、光耀门庭,女子教育的功利性相对较弱,但也并非毫无现实意义 。创作格律严整,用典妥当,意境幽远的古体诗,需要有相当多的知识积累,一个女孩能够写作诗歌,不仅彰显了良好的家庭教养,还具有教育下一代、延续家族文脉的潜在能力 。
在以科举决定家族进退的明清时期,有文化、会作诗的女孩,相对而言在婚姻市场中占据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培养女儿的文化水平,特别是训练其写诗作词的能力,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
才女群体的出现,还与晚明以后书籍市场的发展和文化风气的变化有关 。明代中后期刊刻出版愈发繁荣,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变得更加容易 。与之相伴随的,是具有了新鲜风气的文化知识,比如冯梦龙旗帜鲜明地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赵世杰专门编了一本《古今女史》褒奖才女,狂放的李贽更是公开招收女弟子 。
虽然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传统并没有改变,但社会风气的松动已经足以形成一批来自精英和知识阶层的才女,并稳定活跃于社会上层 。由此,在以江南为代表的富庶地区,出现了大量才女,进而形成了“才女文化” 。
才女文化主要表现于文学,特别是诗词方面 。在形式上,与男性士人交游唱和颇为相似,呈现出才女“文人化”的风貌 。有趣的是,晚明时期文人群体中存在“女性化”的倾向 。才女与才子一来一往,倒也构成了历史中有趣的一面 。在内容上,出于女性的视角,才女文化往往涉及到许多新奇的话题 。
比如有一本名为《名媛题咏》的清代作品,是当时二十多位女才子围绕同一主题,创作的诗文集成,而她们讨论的主题,竟然是清代名妓陈素素 。换做是男性士人,风流之事可以有,但真让他们道貌岸地聚在一起,认真品评名妓的作品、生平、容貌,各自写成诗文、抒发感想,还编纂成书刊刻出版,恐怕不太容易 。由于没有科举考试和官宦身份的约束,才女文化的创作形式、文本内容相对更加自由 。
才女的社会影响
在文学史上,明清才女们以他们才华和努力,取得了人们的认可,为传统时代的文学增添了一笔 。在更广义,也更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层面,明清才女群体又有怎样的影响力呢?
当时人对才女还有另一种表述,叫做“贤媛”,比如康熙《仁和县志》就专门列此条目,记录了本地的二十多名女性 。地方志的这种表述,体现了“贤”字在社会评价中的重要性 。

传统时代对女性“贤”的要求,难以超脱“相夫教子”的大框架,即便是才女也是如此 。才女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极为受人重视,也表现得最为直接 。比如明末清初的才女顾若璞,丈夫去世后他承担起了教育子女的任务,每天私塾学习之后,她继续培育子女学习知识 。在顾若璞的培育下,子女都得以成才,得到了当时人的积极评价 。
家庭教育向外延伸,才女们更进一步,支撑起了兼具教育和社交意义的社团 。比如明末忠烈祁彪佳的遗孀商景兰,她不仅教授自己的子女,还通过组织文学社团的形式鼓励其他女性学习知识、创作文学,获誉为:“当世题目贤媛,以夫人为冠”,得到了社会的支持,享有较高的威望 。
然而,这种教育的影响力范围既小,社会效应也往往是间接的 。才女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是以诗文为主的文学作品,但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时代,纯粹文学的创作很难起到重大的社会影响力,更何况才女群体只锁定于闺阁之内,属于精英圈内的小文化 。
也有才女的知识结构超出了文学与艺术的范畴,在一些开明且富裕的精英家庭,不仅教育女儿吟诗作赋,还为她们提供了学习其他知识的条件 。由此出现了较为另类的才女头衔,比如通晓古今历史的女史、具有士人风范的女士、才华与行为堪比男子的女丈夫,还有知识渊博的女博士 。而上文提及的清代著名才女王贞仪就被称作女史、女士 。
王贞仪能够得到了如此的头衔,不止是因为她擅长诗文,还与其掌握有天文、历法、算数乃至医学知识相关 。但是,在数以千计的明清才女群体中,王贞仪只是极不多见的个案,而且即便是这样一个突出的才女,也未能对社会产生足够的影响,就连她自己也没能突破思想的桎梏 。
在给朋友的书信中,王贞仪曾经毫不留情地批评当时的风气:“目前之所称名媛才女者,亦不足以究深学、知大道” 。她认为只知吟诗作赋,修饰文字,做一些无病之吟,即便称作才女、名媛,也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