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为什么才女辈出?( 三 )


然而,在“内言不出”的妇德约束下,女子的社会交往范围受到严格的局限,与现实政治更鲜有关联,闺阁之内的女子即便“究深学、知大道”,恐怕也难以发挥作用 。王贞仪的知识体系的确超出了当时的才女,但她自己也终究未能免俗 。
今日王贞仪传世作品是诗文集《德风亭初集》,就基本内容而言,与当时的才女们并无差异 。但据当时人的记载,王贞仪还创作过大量的作品,比如天文方面的《星象图释》,算数方面的《筹算证讹》、《西洋筹算增删》,还有文学批评类的《文选参评》等 。
王贞仪病重时,丈夫詹枚建议将书稿整理成集,日后刊刻印刷,王贞仪自己却不同意 。在给朋友的信中,她明确表达了自己遵守传统妇德的态度,并不想成为传统的叛逆者,她也不愿意把这些有偏离妇德嫌疑的作品交予世人议论 。
于是,王贞仪对自己的书稿做了四种处理,一是将部分文稿结集刊刻,成为后人可见的《德风亭初集》 。二是删除,“稿中半多讽刺箴议之语”等可能存在争议的文字删去 。三是焚毁,对于世人不能理解,甚至引起非议的,尽数焚毁 。四是隐藏,有些既不忍删、焚,也不宜刊刻的,就送给朋友蒯夫人保管,遗憾的是这批文稿最终下落不明 。根据王贞仪的自述,最终出版的文字,不过总量的十分之二三 。
【明清两朝,为什么才女辈出?】王贞仪对文稿的处置,令人叹息,但在当时并不是唯一的例子 。在许多才女的文集中,我们都能看到“焚余诗草”的表述 。焚毁书稿显然不是浪漫,而是无奈,虽然一些才女的思想已经不止于诗词歌赋、风花雪月,但她们最终没能突破时代的局限,也难以跳出闺阁,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