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为什么才女辈出?

最近,文博节目《国家宝藏》再度回归 。其中一段关于清代才女王贞仪的历史想象,又一次将这位奇女子带入我们的视野中 。
作为传统时代杰出的诗人、天文学家,王贞仪深受进步女性主义者们的关注和推崇 。200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她的名字命名了金星上的一个陨石坑 。
说到“才女”,我们今天似乎很喜欢使用这个表述 。有知识的姑娘叫才女,学历高的女性叫才女,懂艺术的女子叫才女……毋容置疑,如今的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很多领域早已不止是“半边天”而已,就此而言,世界上有更多的才女也实属正常 。
那么,历史上也是如此吗?王贞仪的出现,有什么特定的历史背景吗?才女群体对传统的男权社会意味着什么?这些有趣的问题,值得一谈 。
谁能当“才女”?
中国不仅拥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更留下了丰富且连续的记载,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史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 。然而,历史书写向来是有选择性的,二十四史虽然篇幅浩大,却还是忽略了不少群体,故而有“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的尖锐批评 。
在传统时代,女性长期在历史书写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还原这些“被忽视”的群体是历史研究者的任务之一,由此出现了许多新兴的研究课题,“女性史”就是其中之一 。
尽管正史中有关女性的文字不多,但受益于数量更多的存世资料,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有关传统时代女性的记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才女群体 。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被称作才女的女性,比如汉代的班昭、蔡文姬,唐朝的上官婉儿、宋代的李清照 。但真正能够达到“批量生产”才女的,还得是明、清两朝 。

自晚明以后,社会中才女的规模显著扩大,清代中叶成书的《广事类赋》为“才女”单独设了一节,罗列了一长串名字 。晚清编订的上海地方志《松江续志》中,在传统的《贞孝》之外,新加了《才女》一节 。
一些著名的女子,得到了当时主流士大夫的高度赞誉,比如王贞仪,被乾嘉著名学者钱大昕评价为:“班昭之后,一人而已” 。不难看出,在明清时期,才女作为一个群体逐渐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 。
对于何为才女,当时也有了一套相对公认的评价标准 。普遍而言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德、色、才 。所谓德,即是要出身闺阁良人,遵守传统礼教 。尽管今天的一些人很喜欢给名妓冠以“才女”之称,但在当时,名媛、才女都是良家女子才能有的名头 。
所谓色,自然是容貌之美,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曾作《妇学》,批评当时的才女“以色炫人”,可见靠脸吃饭自古有之,即便才女也不能免俗,也说明在正统评价标准中,色不应放在首位 。在兼顾德与色的基础上,决定才女身份的关键在于才华,主要是诗词文赋的造诣与书法、绘画等文艺能力 。
明清时期才女辈出,突出表现在女性作家群体的骤增 。根据当代学者的统计,曾留下过著作的女作家,从秦汉到南北朝共有33人,唐五代共有22人,两宋辽金46人,元代16人,明代则有二百余人,清代更是超过了三千六百人 。这些著作可不是假把式,绝大多数都是有模有样的诗词文集 。比如明末清初女诗人王端淑,留下了超过一千首的诗歌,可谓相当高产 。
这么多的诗歌,不可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憋在家里能写出来的 。自晚明以来,结社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女性也可以结社 。比如清朝初年著名的“蕉园诗社”,就由林以宁等才女组织,有“蕉园五子”、“蕉园七子”的雅称 。又比如在文化昌盛的桐城,方氏姐妹组织了“名媛诗社”,是当时著名的女性诗社 。
乾、嘉以后,随着文化氛围逐渐宽松,女性诗社的数量更多,特别是在文化昌盛的江南,几乎无城不有 。如同红楼梦中贾宝玉与姐姐妹妹们一起组成的海棠诗社,才女们聚在一起,诗文唱和,引以为乐,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 。
为什么会有“才女文化”

才女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出现于晚明和清代,有其历史原因 。首先是文化教育的普及 。有学者做过估算,认为清代中国男子的识字率大约在30%—45%,女子的识字率有可能到达10%的水平 。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见贾母,被问及读了什么书,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 。”在当时士绅官宦精英家庭里,女子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女子的文化教育,既来源于父母的教育传承,也可以来自于家塾的学习 。幼年时,女童男童一起学习,男女分席之后,有的家族还会专门聘请有才名的女塾师,提高女子的教育水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