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三部曲,为什么《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成为佳话,而《倚天屠龙记》却反响平平?

如果将“射雕三部曲”内部做一个比较,《倚天屠龙记》的质量比诸《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稍逊 。
这不只是读者对于作品本身的倾向问题,还有实实在在的不足之处 。
从故事的背景画卷来说,《倚天屠龙记》的江湖最为没落对于一部武侠小说来讲,“江湖”的繁盛程度是其最为关键的要素 。
一个大侠辈出、派系林立的时代里走出的英雄,其含金量自然要比小猫两三只的江湖里走出的“大侠”更高 。
我们可以来对比一下,虽然是同一个故事的延续,但《倚天屠龙记》的江湖早已经衰落得不像样子了 。
先来看看《射雕英雄传》中的江湖 。射雕的开场,无论是杨康之父杨铁心还是郭靖之父郭啸天,其实都不算上江湖中人 。杨铁心是名将杨再兴之后,算是将门;郭啸天是梁山赛仁贵郭盛之后,算是绿林 。
但二人的武艺在平常江湖中都算得上高手 。
身为忠良之后,同时又有一副磊落脾性,和全真教丘处机意气相投,从而牵出了江南七侠这几个人物 。
其实丘处机在江湖上的本事还算有点说道,但江南七侠这几个人总是名声大过实力,是正道中人 。所以和丘处机虽然有矛盾冲突,但双方没有拼命搏杀 。

这样一个铺垫,引出了郭靖、杨康直接的故事 。
但是,即使是江南七侠这种武艺,都教出了郭靖这样的高手,可见当时的江湖基础还是非常雄厚的 。
在顶尖战力上,“东南西北中”五绝自然是一等一的,华山论剑成为一时佳话 。
但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更为自信,坚信自己创出的绝学才是世间一流,即使《九阴真经》有偌大的名声,他们也只是想要拿来借鉴一番,并没有真的想去修炼 。
当时的很多绝学,比如欧阳锋的蛤蟆功、洪七公的逍遥游、周伯通的双手互搏等等都是自创出来的,其中以黄药师最多,“桃花影里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之外,弹指神通等等都是当时足以名震江湖的绝学 。
江湖上有新人不断涌现,也有新的绝学不断诞生,这是其繁盛的基础 。
再来看《神雕侠侣》的江湖 。这时期的江湖明显要比“射雕”时代更为繁盛,不仅上一辈的高手尚在人世,还出了一个能和“五绝”第一王重阳并列的古墓派祖师林朝英,即使是其后人弟子小龙女一出世,和杨过配合的《玉女剑法》也是一等一的绝学 。
除此之外,西域武学由金轮法王等人带入中原,《龙象波若功》不输“五绝”自创出的武学 。

而像一代剑魔独孤求败的传承都已经现世,杨过更是练就了各家所长,成为了一代大侠 。
似乎这个年代的《九阴真经》都显得没有那么出色了 。
而《倚天屠龙记》的江湖是衰退之后的时代 。一阳指这种绝学,其传承后人也像朱长龄、武烈这般不堪,全真教已经名不见经传,道门武当一家独大,还算看得过去 。
诸如和少林、武当、杨过等人都有大因果的峨眉派更是遗失了屠龙宝刀,其名声也只能靠着祖上庇荫以及神兵利器 。
号称武林泰斗的少林轻轻松松就被赵敏等人血洗,天下第一大帮的丐帮早就成为了明教口中的跳梁小丑 。
这时候活跃在江湖上的所谓六大派,除武当还算看得过去之外,其余都名不副实,甚至心术不正 。
所以明教在这一时期的辉煌总给人一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感觉,张无忌年纪轻轻就能技压群雄,倒还真不一定是把《乾坤大挪移》和《九阳神功》练到了多么出神入化,毕竟年岁做不了假 。
所以整个江湖都凋零成这样,和《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的辉煌比起来,总有一种末世之感,尤其是还是以江湖为主要背景的故事 。
之前既有珠玉,此后自然无光 。
从故事的讲述手法来说,《倚天屠龙记》最为邋遢除了故事的背景之外,《倚天屠龙记》也是“三部曲”中结构最为混乱的一部 。
故事开篇就能看出,前两部都是类似今天的“黄金三章”,主要的人物出场都非常迅速不说,其铺垫也和主体情节关联性很高 。

网文讲究的“黄金三章”手法其实并不是它独有的,而是通俗小说常用的一种方式,金庸、古龙、琼瑶、张恨水、张爱玲等等大家都很钟爱这样的笔法 。
“黄金三章”不是为了网文而生的创作手法,而是被人总结出来通俗小说较为受欢迎的一种笔法 。
而《倚天屠龙记》在开篇上就非常邋遢,用了很长的篇幅都去写张翠山、殷素素以及谢逊的故事,还穿插着杨逍与峨眉派的恩怨情仇以及明教内部的分崩离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