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冰冻灾害常识及应急 灾害应急常识( 五 )


4、洪水来临时,要选择一切可以救生的物品逃生 。首先挑选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储水桶等,迅速倒出原有液体后,重新将盖子盖紧、密封 。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具有一定浮力,可以捆扎在一起应急 。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都很好,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有浮力 。
5、万一掉进水里,要屏气并捏住鼻子,避免呛水,试试能否站起来 。如水太深,站不起来,又不能迅速游到岸上,就踩水助游,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 。如不会游泳,千万不要慌乱,可按以下两种办法行动:一是面朝上,头向后仰,双脚交替向下踩水,手掌拍击水面,让嘴露出水面,呼出气后立刻使劲吸气;二是迅速观察四周是否有露出水面的固定物体,并向其靠拢 。
6、落入水中时要及时脱掉鞋子,减少阻力,将头露出水面,调整呼吸 。浪高水急、徒身漂浮时,不要做无谓的挣扎,尽可能节省体力 。要及时躲避漩涡及水中夹带的石块等可能危及身体的重物 。千万不要攀登电线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
7、如果车掉进水中,必须在水漫至车窗前逃离,这时车还浮在水面 。当车沉没水中时,要摇起车窗,并打开所有车灯,作为求救信号 。如果车门打不开,一定保证车内的人在水面以上 。水漫到下巴位置时,车外面的水压能轻一些,这时打开车门,深吸一口气游到水面上 。如果车门还是打不开,就设法砸开玻璃往外爬 。逃生时,乘客可以互相牵扯,这样门既不会关上,又可以避免人被冲走 。
参考资料:中国政府网-防灾减灾小常识:公共场所火灾逃生技巧
参考资料:中国政府网-防灾减灾小知识:洪水来临如何逃生?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 。
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 。
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 。
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 。
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 。
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