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观后感 中小学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精选7篇( 五 )


其三,教师,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意识,在我们这样的山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尚处在未萌芽阶段,成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十分淡漠,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培养 。与此同时,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变革同许多传统习惯的矛盾致使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远比健康教育的发展来的快 。
三)、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 。在学习竞争十分激烈的初中学习中,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自己在老师、学生中的地位,害怕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 。因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 。学生想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一时难以接受且又不能摆脱 。因此,学生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
2、人际关系不协调 。初中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 。少数成独生子的学生在家倍受宠爱,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人际关系不协调 。一些学生在向教师倾述中说道:“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 。
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的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老是失败,考学肯定没有希望了,前途渺茫,于是灰心丧气,自信心尽失 。
4、早恋问题的困扰 。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从而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
四)、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 。
初中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探索出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恪守“老一套”,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 。
教育者在施教的全过程中,仅以为“授业”,“解惑”方能让学生有知有识,于是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惟此而已,对那些“不违章守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 。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混乱,有些行为让人看不下去,容忍不了 。为师者单以次为凭,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 。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 。使学生社会情况出现障碍,学生中胆大的,逆反心理支配他们,无论教育着用心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明显不过的了 。


【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观后感 中小学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精选7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