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复齐的故事 田单复齐( 三 )


原因就是:鼓人投降,肯定要与中行穆子做交易 。接受城池,答应了他们的交易,就是与奸人为伍;接受城池,却拒绝了他们的交易,就是失信于人 。无论怎么做,都是道德困境 。这就是所谓的“非事君之礼也”,都对不起国君 。
这是中行穆子的逻辑,那么鼓国就没有中行穆子这种事君以礼的人臣吗?当然有,这个人就是夙沙釐(lí),而且这个人讲的道理才真正揭示了古之人心的底层逻辑 。
中行穆子攻下鼓国,然后为鼓国新立了国君,告诫鼓国百姓好好辅佐新国君 。之后,中行穆子就带着鼓国原来的国君鼓子鸢,准备回晋国了 。这时候鼓国大臣夙沙釐却非要带着族人跟着鼓子鸢一起去晋国当俘虏 。中行穆子就质问夙沙釐:鼓国还在、鼓国也有了新国君,你这个鼓国大臣为什么不留下来辅佐新国君治理鼓国?为什么非要跟着鼓子鸢呢?夙沙釐则言:
我君是事,非事土也 。名曰君臣,岂曰土臣?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夙沙釐忠于的是鼓国国君,而不是鼓国土地,自古从来只有君臣而没有土臣 。“委质为臣,无有二心 。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我把我自己交给了国君鼓子鸢为臣,就不会有二心,我的名字已经被国君记录在册,所以就必须以死相报,这是“古之法也” 。
从夙沙釐的回答中,我们就能够推理出古之人心的底层逻辑 。精英士大夫,忠诚的是国君而不是国土,也就是忠于人而不是忠于地 。所以,齐国田单的忠诚逻辑就是忠于国君齐王而不是忠于齐国土地 。这是士大夫,那么普通百姓呢?他们忠诚的是齐国田氏家族,而不是齐国土地 。
在古之人心中,忠于君还是忠于国,不是一回事,是分开讲的,而且忠于君要强于忠于国 。这个逻辑肯定不是绝对的,而且以后则是忠于国要胜于忠于君 。特别是的孟子的观点占了上风以后 。但,就当时的齐国百姓而言,他们更忠于齐国国君而不是齐国土地 。所以,燕国占领了齐国的土地,既输出了暴力又输出了秩序,但还是不能化齐归燕,因为始终征服不了齐人的人心 。
于是,田单复齐,只要击破围攻即墨的骑劫所部,就能引发整个齐地七十余城的光复大战争 。原因就是这个人心的逻辑,才是齐国能以两城实现复国的根本所在 。
最后总结:
战国战争就是死缠烂打的,实力说了算,而燕国的实力不仅吞不下齐国甚至也灭不了齐国 。
战国关系则是错综复杂的,战争之外还有各种纵横捭阖,于是集中五国之力的乐毅就能灭掉齐国 。
但乐毅却不能化齐为燕,齐国虽然仅余两城,但这两城至少可以提供五分之二的齐国军事力量 。除了实力的不允许,还有人心的不允许 。
在灭齐与化齐的过程中,乐毅在战略上遣散了五国同盟、在战术上左右开弓、在手段上提前结束了暴力输出 。这是乐毅所犯的错误 。
齐国残存两城而不死,楚国的干预必不可少,而其他战国也应该干预,这是乱世竞争的逻辑 。但是,秦与三晋顾不上,因为这四个国家也在死缠烂打 。
齐国之所以能够复国,一个外部支持就是楚国,但关键是一个人心的逻辑 。齐国百姓忠于齐国田氏家族,而不是齐国土地 。所以,燕国以暴力输出加秩序输出的方式占了齐国土地,也没用,因为改变不了齐国民心 。
【田单复齐的故事 田单复齐】而田单但能解除即墨之围、击溃骑劫所部,就会引发千里齐地的光复大战争,齐国人心所向,燕军只能狼狈归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