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复齐的故事 田单复齐


田单复齐,单从军事上分析,就是一头雾水 。
除了英雄主义的赞歌就是小人多作祟的权力游戏,但这些根本不能解释一支即墨城中军是怎么击溃燕军、光复齐国的 。

田单复齐,一句话、四个字 。然后,齐国千里之地、七十余城就光复了 。
燕战国虽然是七大战国中最弱的,但也是七雄之一,经历燕昭王改革,已经锤炼出了一支蓟北精兵 。国力正上升、军力正彪悍,而且是举国倾兵,在其他四国的配合下已经灭了齐战国 。
而此时的齐国,就剩下即墨(今山东平度)和莒城(今山东莒县)两座城池,连齐湣王都被杀死了 。
PS:《战国策?齐策》摘录,”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田单复齐,齐国七十余城皆已光复,但聊城始终攻不下来 。燕国的聊城守将担心燕王猜疑、担心归国别杀,于是赖在齐国不走 。而聊城燕军之所以最难打,就是因为这伙人有国不能回 。因此,可以判断燕国早就占了聊城,齐国就剩下即墨和莒这两座城池,一座由田单坚守、一座由齐襄王坚守 。

田单反间计而燕国换将、即墨火牛阵而燕军完败,这些都是在讲故事而不是在讲道理 。故事虽然精彩,却解释不了问题 。然而,讲故事的成本足够低,而且最能被受众信以为然,一听是这么回事,然后就信了,于是故事就成了历史 。但讲道理的成本就太高了,你得对比燕齐两国、两军,还得仔细叮问各种细节,甚至还要结合当时人心形态,关键是你得逻辑自洽地给出说法 。史书就是写简略的记叙文,根本就容不下多少文字来揭示太多复杂 。
但是,我们却必须往道理层面去追问而不能满足与故事提供的愉悦体验 。否则,就理解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虽然细节已经淹没难查,但大势中还是能够为简略历史做出注解 。
要解释齐国为什么能以两城复国,就必须先解释乐毅与燕国为什么用了五年时间都不能攻破即墨和莒城 。
原因就是乐毅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在济西之战后遣散了五国联军 。
以燕国的实力,只能被齐国吊打,燕昭王明君、乐永霸名将,这些统统没用 。战国战争就是死缠烂打,而竞争越残酷、打法就越相似 。所以,战争竞争就是拼国力、拼战士、拼战心凝聚力,所谓的名将、兵法要么是实力的注脚、要么是幸存者偏误 。
但燕国之所以能够灭齐,不是玩战争手段而是玩外交手段 。但前提是齐国得极为配合,而偏巧齐湣王就是一个妄人,把能得罪的人全给得罪了 。最不要脸的就是:趁着五国伐秦(齐、燕、韩、赵、魏),他把宋国给占了 。于是,燕昭王、乐毅和苏秦这个君臣铁三角一通捭阖操弄,就组织了五国联军,没啥可说的,就是要揍齐国而且还要猛揍 。公元前288年还是五国伐秦,公元前285年就是五国伐齐了,你就说齐湣王是怎么玩的吧 。这个过程中,楚战国一直没露脸,本来可以做齐国盟友的,但也被齐湣王给得罪了 。所以,后来就是坐山观虎斗,你们中原人套路深、我们楚国人玩不了 。等五国联军把齐国打残了,楚国就赶紧收割淮北之地这个硕大果实 。

燕国灭不了齐国,但五国就没啥问题了 。没有名将称雄、没有兵法精妙、更没有什么英雄故事,我就是人多,我人多就是欺负你人少 。于是,在济西决战中,五国联军就消灭了齐国的主力部队 。齐国不是秦国,要实力没实力、要天险没天险,所以一战之后就国门大开,然后等着被灭 。
但此战后,乐毅开始耍滑头了,认为齐国已经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于是,他就把其他四国给忽悠走了,当然得给钱、没钱人家肯定不走 。其他四国当然不是见钱眼开短视之辈,你给钱我就走,这根本就不符合战国逻辑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秦国 。秦国这家伙看你们已经打乱了,就赶紧折腾三晋 。齐国对秦国是越国以鄙远,而秦国远交近攻的国策也不允许自己图谋齐国 。但三晋就不一样了,秦国能揍死三晋就不会给三晋留一口气 。在乐毅殖民齐国的这段时间里,秦国是拳打三晋、脚踢楚国,把燕齐以外的其他战国打了个遍 。所以,乐毅能够把其他四国给忽悠走,燕国也能在齐国殖民五年 。这是历史给乐毅和燕国的机会 。
但,这个机会虽然难得,但也有问题 。那就是燕战国自己灭不了齐国 。因为燕国的体量太小,而齐国的体量太大,给乐毅一个齐国、他也消化不了 。而在当时,这个问题还不严重,因为齐国已经被打残了,只能挨揍、不能还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