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的印刷工生涯 工伤指甲脱落赔多少钱

孟非上中学时理科成绩特别差,数理化单科成绩基本没上过60分,高中三科的分加起来也就90多分 。
数学考试的时候,孟非把会做的题在20分钟内做完了,接下来就发呆 。
有个女同学对他特别好,有一次她把整张卷子写完了,没写自己的名字,“嗖”地扔给孟非,然后把他的卷子抓过去写,孟非只需要在她的卷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就行了,这让他感动不已 。
然而瞒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老师问他:“这是你写的吗?”孟非顿时傻眼,数学成绩突然从三四十分变成八九十分,老师可不是傻子 。
至于物理和化学,孟非就更听不懂了,在课桌下面看《围城》,时不时发出哈哈大笑,被愤怒的老师轰出教室 。
孟非的理科成绩一塌糊涂,文科成绩还不错,特别是语文,在班上名列前茅,上初三时参加了南京市的作文比赛,获得一等奖 。
孟非记忆力超强,中学课本里的古文直到现在还能全文背诵,六本历史课本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能背出来,连插图在什么位置都记得 。

孟非除了学习以外,其他样样都好,是学校的运动健将、艺术节主持人、板报小能手 。
孟非的父亲教训他:“学习好比什么都强,而你除了学习不好,其他什么都好,有屁用啊!”
造成孟非成绩差的原因,一方面是那时父母闹离婚,一方面是班主任认为班里的漂亮女生都和孟非关系好,看他不顺眼 。
有一天孟非借了其中一个漂亮女孩的笔记回家抄,结果班主任竟然冲到他家里把笔记本要了回去 。
后来他听说这个老师以关心漂亮女生而闻名于校,知道自己在学校待不下去了,于是被迫转学 。
因为这个老师长得像冯巩,孟非多年来不看春晚,怕勾起痛苦回忆 。
转学后的孟非开始抽烟,抽烟是坏学生的标志,他很享受这种堕落的感觉,还和其他坏学生一起出去吃饭看电影 。他们没有那么多零花钱,就向女同学借钱,压根就不还 。

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90年高考结束,孟非高考落榜,成为社会闲散人员 。父母对他要求不高,只要自食其力,不犯罪就行 。
孟非和几个狐朋狗友混了几个月后,上了一学期的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大专自考班,江苏省广播电视厅下面的一个电视节目报印刷厂招工,还要考试 。因为他是参加考试的工人中相当有文化的,所以顺利考上了,成为一名印刷工 。
1991年12月,刚满20岁的孟非去厂里报到了,第一天的工作就是擦洗保养机器 。
在这个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北风从没有玻璃的窗户刮进来,雪花飘到机器旁 。孟非穿上工作服,用一大块棉纱蘸上机油,钻到机器肚子里开始擦机器 。一个多月后,厂房玻璃才装好,孟非也适应了工作,心想再过几年厂子越来越好,自己也许能转成正式工 。
印刷厂的工作就是印报纸,印刷量很大,工人必须从周二晚上一直印到周四早上,连续干30多个小时 。
印刷厂车间的噪音非常大,高达90分贝,工人必须扯着嗓子喊才能听清对方的话 。孟非这才明白了:为什么劳动人民嗓门儿大?因为在这种环境里声音小了,别人都听不见 。
厂里的宿舍只有10平方米不到,有人在冬天把臭烘烘的鞋垫放在电热器上烤,有人捧着饭盆吃饭,还有人在抽烟,这种乌烟瘴气的味道一般人都受不了,但孟非很快就习惯了 。
工人们每月工资300多块钱,厂里还有个福利,每周印完报纸后,给每个工人发几沓报纸,能卖个十来块钱 。但大多数职工都不好意思去卖,都是在家门口的小店换点儿烟酒 。进步青年孟非就把厂里的报纸兑给家门口的报摊,换其他报纸看 。
印刷工干的是体力活儿,最重的体力活儿不是印报纸,而是卸新闻纸 。每个月厂里都要进一筒一筒新闻纸,每筒新闻纸都有几百斤重 。工人们要把纸筒从平板大卡车上卸下来,再推到库房里 。

卸纸需要很大的力气,两个工人上车用撬棍把几百斤重的纸筒从车上撬下来,其他人在下面小心翼翼接着,否则纸筒滚下来冲击力太大,一不小心就会被压成肉饼 。
孟非第一次卸纸后,手酸得不行,晚上回家吃饭拿筷子都在发抖,过了很久才恢复 。
卸纸这个活儿非常累,因此只要有卸纸的活儿,工资里额外有20块钱的补贴 。
孟非虽然对吃饭不挑剔,但还是觉得厂里的饭太难吃了,菜也少得可怜,饭硬得像喂鸡的粳米,难以下咽 。
工人们每干8小时的活儿,就换班轮流睡2个小时 。孟非头一挨宿舍的枕头,一秒钟就打起了呼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