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宋濂传》 明史宋濂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宋濂传》 明史宋濂传原文及翻译

文章插图
1、原文:
宋濂、字景濂,其先金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 。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 。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洪武①中,濂首用文学受知 , 恒待左右 , 备顾问 。尝召讲《春秋左氏传》,濂进日:“《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 。”洪武二年诏修《元史》 , 命充总裁官 。是年八月史成 , 除翰林院学士,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 , 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 。”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 , 帝剖符封功臣 , 召廉议五等封爵 。宿大本堂,讨论达旦,历据汉唐故实,量其中而奏之 。甘露屡降,希问灾祥之故,对日,“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 。《春秋》书异不书祥 , 为是故也 。”帝尝指《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事、命濂讲析 。
讲毕因曰汉武溺方技谬悠之学改文景恭俭之风民力既敝然后严刑督之人主诚以礼义治心则邪说不入 , 以学校治民,则祸乱不兴,刑罚非所先也 。”尝奉制咏鹰,令七举足即成 , 有“自古戒禽荒”之言,帝忻然曰:“卿可谓善陈矣 。”
濂之随事纳忠,皆此类也,濂性诚谨,官内庭久 , 未尝讦人过 。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事,即指示之 。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 , 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 , 卿补朕欺 。”濂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 。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 。
卒于夔,年七十二 。追谥文宪 。
2、宋濂,字景濂,他的祖先是金华潜溪人,到宋濂这一辈才迁至浦江 。宋濂幼时聪敏,记忆力强,就学于闻人梦吉 ,  精通《五经》 , 元朝至正年间, 宋濂因举荐授为翰林编修,但他以父母年老为由坚辞不就,而到龙门山闭门著书 。洪武年间 , 宋濂开始因文学之长受到朱元璋的赏 识, 随侍朱元璋左右,作为顾问 。太祖曾召宋濂讲解《春秋左氏传》,宋濂进言道:“《春秋》是孔子褒善贬恶的书,如能遵行 , 则赏罚公正适中,天下便可平定!”洪武二年(1369 ),太祖下诏修编《元史》,宋濂被任命为总裁官 。这年八月《元史》修成,宋濂被提升为翰林院学士 。宋濂担任太子的老师十余年 ,  太子的一言一行, 宋濂都要以礼法来劝导,使其归于正道; 遇到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之事,宋濂必定会拱手说:“应当是这样 ,  而不应当是那样 。”每当这时,皇太子都非常严肃虚心地接受,谈论事情必会称“师父说” 。太祖剖符封功臣时,召宋濂前来商议怎样封五等爵位 。宋濂住在大本堂 , 通宵达旦, 逐一引鉴汉唐前例,择其适用部分奏报皇上 。当上天屡降甘露时,太祖又问其中是否意味着有灾异或祥瑞 ,  宋濂回答说:“天子不是受命于天,而是受命于人,吉祥的征兆并不是上天的祥瑞 , 而是人主的仁义 。《春秋》只记灾异, 不书祥瑞,就是这个道理 。” 太祖曾挑 出《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之学的一段,让宋濂讲析 。宋濂讲完, 太祖便说:“ 汉武帝沉溺于方技荒谬之说,一改汉文帝、景帝节俭之风,民力已经疲惫,而后用严刑来催督 。如果为人之主能以仁义来治理民心, 那么异端邪说就不会传播,以学校来治理百姓,祸乱就不会发生 ,  刑罚并不是要优先考虑使用的 。”宋濂曾奉命作诗咏鹰,要在七步之内完成, 其诗中有“ 自古戒禽荒”(自古以沉溺于田猎为戒)的句子,太祖高兴地说:“ 这可是很好的进言啊!”宋濂随事朱元璋,效力忠诚,这些都是例子 。
【《明史-宋濂传》 明史宋濂传原文及翻译】宋濂性情诚恳谨慎 , 在宫中为官时间长,从不攻击他人过失 。他的住室,题名为“温树”,如果有客人问起宫中情况 , 宋濂便将“温树”两字指给他看 。宋濂曾在家中与宾客一起饮酒, 太祖派人暗中观察 。第二天,太祖便问宋濂昨天喝酒没有 , 请了哪几位客人, 吃些什么 。宋濂一一如实回答 。太祖笑道:“说得对,你没有欺骗我 。”宋濂文风淳厚而飘逸,可与古代作者媲美 。四方学者都称宋濂为“太史公”, 而不称其姓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