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原文及翻译一句一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三 )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 。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 。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 。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 。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
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 。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 。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 。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 。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 。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 。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 。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 。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 。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