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与进度 小学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三 )


3.揭示课题 。
带着你的发现,继续研究5、4、3、2加几 。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题组计算,让学生在计算中观察,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提升,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
(三)类比迁移,重方法
1.观察特点 。
(1)出示例题 。(教材第95页例4)
5+7=5+8=4+8=3+9=
(2)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加数的特点 。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每道题中的两个加数均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 。
2.探究方法 。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例题4的学习 。
教师指名回答,订正计算结果 。
(2)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
①小组内交流,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 。
预设一:继续用“凑十法”解决5、4、3、2加几的计算问题 。
预设二:借助刚才的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从而计算出结果 。如计算5+7时想7+5;计算4+8时想8+4;计算5+8时想8+5;计算3+9时想9+3 。
②全班内交流,总结归纳不同的计算方法 。
(3)体验比较方法 。
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
学生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就可以很快说出得数 。
3.总结提升 。
在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把小数加大数变成大数加小数,这样就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8、7、6加几的方法解决了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5、4、3、2加几中两个加数的特点,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学生在尝试、交流、比较、体验中自主探究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在类比迁移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
(四)实践应用,促提升
1.巩固练习 。
(1)看图列式并计算 。
一上:《5、4、3、2加几》教学设计(2)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1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
(2)快速抢答巩固方法 。
一上:《5、4、3、2加几》教学设计(2)
以学生抢答的形式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说答案,巩固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
(3)比较发现感受关系 。
一上:《5、4、3、2加几》教学设计(2)
①你能快速算出它们的得数吗?
②每组算式中加数是怎样变化的?得数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小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多几或少几,和也随着多几或少几 。
2.游戏提升 。
请学生用连一连的方式将每封信准确地送进信箱 。
一上:《5、4、3、2加几》教学设计(2)
做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哪一封信没有送出去,并思考它该送到什么样的信箱?
【设计意图】练习分为两个层次,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巩固、应用、理解求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感受加数与和的关系,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 。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哪些收获呢?
小学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3个班共有215人,每班有65多人 。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 。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 。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