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丹东卖草莓20年 草莓多少钱一个

丹东草莓有话说 。
文/姜雪芬
编辑/范婷婷


辽宁丹东,草莓盛地,这里有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县”的东港 。1999年,由日本“章姬”、“幸香”杂交出来的优良品种“红颜”被引进中国,成了后来享誉全国的东港“红颜99” 。这种草莓酸甜适口,色泽亮丽,被誉为“草莓界的爱马仕” 。


这几年,凭借冷链、物流等技术的提升,以前只有当地人能吃到的丹东草莓一路走红,成为爆款 。


但爆火也带来了挑战 。

外地商家蜂拥而至,驻扎当地与本土商家直接竞争;市场上草莓品种众多,丹东草莓需要突出原产地优势,做好溯源;整个行业需要进一步规范 。


丹东东港人眼看着这门生意风生水起,却又因为价格战乱象丛生 。他们希望真正的丹东草莓能被更多人吃到,而外地草莓也不必打着“丹东草莓”的旗号被埋没 。


无名

2015年之前,丹东草莓还没有被封为“爱马仕” 。那时的张志在丹东读大学,印象中,“它的价格就是比一般水果贵一些,十多块钱一斤 。学生生活费低,不敢放开吃的那种,但远没有到封神的地步 。”



大学毕业后,他创业做电商,第一反应是卖丹东的蚬子干儿 。那可是当地有点名气的特产,网上不少大学生拉着横幅宣传,很多淘宝店销量蹭蹭地涨,是个不错的生意 。至于丹东草莓,运输成本高,利润低,看网上没多少店在卖,销量也不大,压根儿不在他考虑之列 。


但他朋友不一样,看好草莓生意,说当地有人已卖了10多年丹东草莓 。


2003年时,当地很多年轻人在外地打工,就听说老家有人靠种植草莓赚到钱,心动不已,毅然决定离开外地,回到故乡创业种草莓 。
但“种地”远没有想的那么轻松,因为缺乏种植经验、收获期遭遇暴雨等,早期的商家赔进去200多万 。他们介绍,当时草莓销售渠道单一,露天草莓只能卖给加工厂,做成果酱,出口日本、欧洲,散户没有话语权,生意不好做 。


为了对抗市场风险,当地几个大果农成立了合作社,将目光转向中国市场 。考虑到传统批发渠道经过中间层层加价,果农缺乏自主权,他们选择和大型连锁水果超市直接合作 。


此后,随着合作社进一步规范种植标准,丹东草莓的口感、品相在市场上逐渐突出,销量一路上涨 。他们回忆,当时超市里草莓摊位销量火爆,人们排队购买,从没想过,会有人为了买好吃的新鲜水果,排那么长的队 。



但线下的火爆并不意味着丹东草莓彻底火了 。


2013年开始,冷链技术发展,物流配送设施逐步完善,在网上卖生鲜水果日渐流行 。可草莓不同于苹果、橙子等,由于果壁脆弱,储存运输更具挑战,加上东北缺乏专业的电商人才,丹东草莓在网上并没有掀起水花 。


但商家没有放弃 。2014年,丹东草莓商家就找来专业电商运营公司合作开网店,注册了草莓品牌,要通过互联网把丹东草莓卖到全国 。


爆火

2015年,当地着手打造“东港草莓”互联网品牌,电商平台来到东港,帮助农户把草莓卖出去 。


搭上电商快车道,丹东草莓销量上涨 。商家陆续在网上开店,丹东草莓渐渐有了知名度 。2017年,丹东草莓还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


当地商家和合作社的成员一边学习电商知识,一边在当地招募运营人才,要把草莓卖出更大名气 。


市场逐渐升温,两年后,93年小伙张志加入当地草莓销售队伍,负责当地草莓的电商业务 。刚接手丹东草莓网店时,他心里也没谱 。那会儿品牌和合作的运营公司结束合作,因交接等原因店铺闲置了大半年,只有一万多粉丝 。


这一年12月,草莓消费旺季到来,天猫正宗原产地项目也来到了丹东,双方在建设标准化的流水线、标准化的果品规格、甜度,完善供应链体系上合作,帮助原产地农产品更好的走出去 。
东港草莓搭上了天猫正宗原产地的快车 。当年的草莓季,商家还与淘宝主播探访了草莓基地,在草莓大棚特色直播间里,为消费者讲解东港草莓的历史渊源 。


张志也开始发力,做推广打爆款,又推出优惠,将产品链接设置为两件打八折,上聚划算参加活动,店铺销售有了起色 。那年,草莓销售额冲到了1000多万元,登上行业TOP 。


按往常节奏,丹东草莓10月上市,售卖期一直能持续到第二年5月份 。但2019年年底突然爆发的疫情打乱了节奏:快递发不出去,草莓由几十元一斤降到一两块钱,果农哭着说卖不出去咋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