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曾小峰教授 治疗强直需要花多少钱

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高峰年龄在13至31岁之间,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患者的三年致残率为45.5%,五年致残率高达70%以上 。鉴于强直性脊柱炎造成的巨大疾病负担,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日前强调指出需要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
他特别呼吁,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早期启动规范化治疗,“治疗达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极为重要,我国目前迫切需要从药品准入层面进一步关注强直性脊柱炎,为临床提供多种医保用药选择 。
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AS患者三年致残率约为45.5%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柱炎症 。目前我国AS患者约为500万至1000万,且患病人数正以每年数十万的速度增长 。
【协和医院曾小峰教授 治疗强直需要花多少钱】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人群多为青年男性,如没能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AS患者三年致残率约为45.5%,五年致残率高达70%以上 。作为社会最重要的劳动力和家庭支柱,AS患者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疾病的高致残率和治疗过程中的医疗负担,导致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更加突出 。
福建省立医院林禾教授对此表示:“早期规范化治疗,并‘治疗达标’对于改善RA和AS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率,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极为重要 。实际上,AS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可以获得充分控制的,如果控制的好并达标,患者是可以恢复正常行动和工作能力的 。临床医生应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患者达到临床缓解,而抗炎达标则是AS治疗的重点和关键 。”
目前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A)和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主要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糖皮质激素类、生物制剂和植物药制剂等 。然而,上述治疗药物均有一些不足之处 。譬如,NSAID和糖皮质激素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传统合成DMARDs药物如MTX、来氟米特等起效慢,难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而传统的生物制剂仍是冻干粉剂型,因需要预混且注射麻烦,患者需频繁往返医院,耗时耗力 。
2018年8月,方便患者自己注射的依那西普注射液预充针剂型正式在我国获批上市 。

临床治疗需要多种医保用药选择曾小峰教授指出,生物制剂能够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阻断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和身体机能 。医保目前仅纳入一种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的生物制剂(bDMARDs),尚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和患者的治疗需求 。单一生物制剂依然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近60%的患者长期用药后发生药物失效或治疗失败;医生和患者在初始生物制剂无效或者无法耐受后,需要多种生物制剂替换选择,以有效和长期控制患者的疾病病情 。国内进入医保的某些生物制剂仍是冻干粉剂型,因需要预混且注射麻烦,患者需频繁往返医院,耗时耗力 。
曾小峰教授说道,“我国强直患者的规范治疗不容乐观,迫切需要提高治疗药物的可及性 。伴随2018年开始依那西普注射液在中国推出预充针剂型,患者每个月的开销已经降至人民币5600元以下,如未来可以被政府纳入医保,代表患者自付比例下降,药物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得以更多提高,这将大大有助于降低我国AS患者的三年致残率和五年致残率,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和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