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种植的技术,羊肚菌与竹荪的区别


羊肚菌种植的技术,羊肚菌与竹荪的区别

文章插图

羊肚菌种植的技术,羊肚菌与竹荪的区别

文章插图
回答1、栽培料配方:木屑75%、麸皮20%、腐殖土3%、磷肥和石膏各1% 。2、接菌种:先按照1:1.3把料水混匀并作堆发酵,随后用聚乙烯塑料袋装好并灭菌8个小时,接着用两头接种法接入菌种,封好袋口后再培养约30天(环境温度为22-25℃),菌丝满袋5-6天后再栽培 。3、栽培:在每层床面上铺塑料薄膜与腐殖土,随后摆放脱袋的菌棒 , 接着依次喷水、覆土以及覆竹叶,此后保证土壤湿润,子实体约1个月就可长出 。
一、羊肚菌种植的技术
1、栽培料配方
(1)农作物秸粉74.5%、麸皮20%、腐殖土3%、磷肥与石膏各1%、石灰0.5% 。
(2)木屑75%、麸皮20%、腐殖土3%、磷肥与石膏各1% 。
2、接菌种
(1)先从上面的2个配方中选出一个作为栽培料 , 随后按照1:1.3的比例把栽培料和水混合均匀,做成料堆之后再堆积发酵20天,含水量以在60%为宜 。
(2)接着用大小为17cm×33cm的聚乙烯塑料袋装料,用量为500-600g/袋 。
(3)随后把塑料袋放在100℃的环境中灭菌8个小时,做完灭菌这个步骤后再用两头接种法接入菌种,接种完成之后,再把塑料袋的袋口封好 。
(4)然后把塑料袋放在22-25℃的环境中培养30天左右,当菌丝满袋5-6天后就可以栽培了 。
3、栽培
(1)一般多采用室内脱袋栽培法来栽培羊肚菌 , 在栽培之前,需要给菇房进行消毒 , 而且在每层床面上还需要有1块塑料薄膜、3cm厚的腐殖土 。
(2)随后把土拍平 , 并将已脱袋的菌棒挨个排列在床,摆放完成之后再轻喷水1次,然后再依次覆土3-5cm、覆2cm厚的竹叶 。
(3)此后需要保证土壤湿润 , 通常经过约1个月就能长出子实体 。
二、羊肚菌与竹荪的区别
1、科属不同
(1)羊肚菌:羊肚菌科 , 羊肚菌属 。
(2)竹荪:鬼笔科,竹荪属 。
2、口感不同
(1)羊肚菌:口感棉且吃起来比较爽滑 。
(2)竹荪:口感脆软 。
3、外貌不同
(1)羊肚菌:在羊肚菌的表面上,有与羊肚状相似的凹坑 , 凹坑的颜色一般为蛋壳色至淡黄褐色,其菌柄的形状近似圆柱形 , 颜色近似白色 , 而且在基部有不规则的浅凹槽,长度一般为5-7cm 。
【羊肚菌种植的技术,羊肚菌与竹荪的区别】(2)竹荪:形状与网状的干白蛇皮有点像,菌帽的颜色为深绿色,菌柄的颜色为雪白色,形状呈圆柱状 , 而且在菌柄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 , 网状裙从菌盖上往下铺开 , 长度一般可达8cm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