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异地就医有哪变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报销规则是什么?


2023年异地就医有哪变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报销规则是什么?

文章插图
医保从2023年起,跨省异地就医有了新变化
2023年异地就医新规是怎么样的?
【1】跨省异地就医人员范围扩大
变化前包括四类人员: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异地转诊就医人员 。
变化后分两大类人员:第一类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第二类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
【2】跨省异地就医不同人员备案有效期不同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办理登记备案后,备案长期有效,没有就医次数限制 。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有效期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 , 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不需要就诊一次备案一次 。
【3】跨省异地就医更便捷
备案渠道进一步拓展;异地就医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可持码异地就医 。
【2023年异地就医有哪变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报销规则是什么?】【4】确定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报销规则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报销标准可低于参保地相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水平,原则上异地转诊人员和异地急诊抢救人员支付比例的降幅不超过10个百分点,非急诊且未转诊的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支付比例的降幅不超过20个百分点
【5】支持跨省长期居住人员双向享受待遇
为满足跨省长期居住人员因探亲等原因回参保地就医报销的实际需求,允许跨省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待遇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有效期内确需回参保地就医的 , 可以在参保地享受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并且原则上不低于参保地跨省转诊转院待遇水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