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 《战争论》作者克劳塞维茨的这句名言广为流传 。而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经济的支撑,军事上的胜利也难以实现 。兵法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意思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由于技术革新等因素 , 经济与财政对战争胜负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日耳曼人毁灭罗马帝国、女真族灭宋、满清灭明这样贫穷游牧民族消灭富裕大型农耕帝国的例子基本消失 。美国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克里米亚战争、英布战争等均是胜利一方拥有明显经济优势的典型案例 。
在远东 , 甲午战争之后的日俄战争中,开战之前,伊藤博文等元老最为担心的不是双方兵力、战斗力和军舰的差距,而是日本的财政可否支撑与庞大沙俄的战争 。为了获得欧美国家的战争贷款 , 日银总裁高桥是清奔走各国,每次都住在最廉价的旅馆,最终获得因为沙俄排犹而决定支持日本的美国犹太银行家的金元 。所以有人认为,沙皇的排犹政策,恐怕才是沙俄战败的最大原因 。
尽管普遍将轻视日本、政治腐败、统治者昏庸等被认为应该为战败负主要责任 。尽管还穿插着诸如“挪用军费造园子”、“炮管晒衣服”等等到今天还争论不休的“逸话” 。但甲午之前的清帝国,在经济上依然是一个极为落后的农耕国家,在财政上有着严重的问题 。虽然领土比日本大几十倍、人口多十倍 , 技术兵器上各有优劣 , 但干瘪的钱袋,从一开始就让清帝国选择了“地狱模式” 。
【甲午战争中现代化财政让日本获胜】从摊丁入亩到厘金洋税
清帝国在近代战争面前的财政不振,本质上缘于其财政近代化上的迟钝 。鸦片战争以前清代经济的主要方针就是雍正时期开始的“摊丁入亩” 制度,这个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有重要地位的财税体制,最大特色是废除了人头税的概念,并且以白银取代了过去的米麦布帛等实物税,一方面大大促进了人口增长,另一方面 , 也极大促进了商品的货币化 。
“摊丁入亩”让清帝国迅速从明清改朝换代的残破中恢复过来,也有了此后的所谓康乾盛世 。到康熙四十八年 , 朝廷的财政库存积余银已达5000多万两 。乾隆五十六年 , 收支相抵后,一年净节余约1200万两 。
但是基于农业社会理念的财政体系,不可能万世一表维系下去 。到鸦片战争时期 , 清政府的财政就只能勉强收支平衡,一旦发生战争就不够用了 。鸦片战争本身规模并不算很大,清政府方面动用的部队数量不过万人 , 战场也局限在东南沿海的几个港口,只这个程度,道光皇帝已经需要融化内库的金器来筹措军费 。
而后的太平天国之乱 , 纵横20余年 , 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全国性内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为筹措军费 ,推出了厘金制度,即商品流通税 。战争的最终胜利和这种新税种成为主要财源密不可分 。除此之外,还有海关税(洋税)的增加 。尽管很多人认为被赫德等洋员控制的中国海关,“必然不可能尽心地为中国提供财源” 。但事实上这些西洋人提供的技术、管理和效率,反而让中国的财政收入获得了巨大的保证,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 。
光绪十三年 (188年)起 , 海关税迅速增至2000万两以上,几乎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依靠厘金和海关税等,甲午战争前10年左右 , 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多在8000万两左右,光绪十七年(1891)最高,为8968万余两 。其中田赋3359万两 , 占37.45%;盐税717万两,占8%;关税2076万两,厘金1633万两,两者合计占41.36%;杂项1183万两,占13.19% 。1894年则为8100万余两 。可以说创历史“最佳成绩”,光绪十七年 (1891)较乾隆三十一年(1766)增加了近40% 。
但是在扣除了物价因素后,甲午战前清政府财政收入和清代盛世顶点乾隆朝相比 , 没有明显的提升,所以依然难以提供适应现代化国家行为(如战争、大规模基建和工业投入)等的财政支持 。
国家财政依旧捉襟见肘
洋务运动的效果就直接打了折扣,尽管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等可以成为招牌 , 但即使和日本比,所谓地大物博的中国没有任何经济优势 。在各项工业指数上,甲午战前清国本土修建铁路仅300多公里,只是日本同期修建铁路公里数3200公里的约十分之一;甲午战前的1894年,日本纺织业的纱锭数53万锭 , 是中国6.5万锭的8.1倍 。由于国库空虚清廷从1888年以后 , 不得不将北洋水师每年200万两的拨款至少削减了一半(即便200万两全部给足,也不过是年财政支出的1%左右) 。在海军军备上,日本海军也以惊人的速度追上北洋水师,这背后自然也是大量的资金投入支撑 。
再以洋务运动中的军事投资为例,1875年至1894年19年间,中国的军费总支出约4600万两,国家军用工业企业总投资大概为4281.6万两(其中83.7%来源于海关,中央和地方拨款仅约10.2%) 。虽然这些数字看起来也不少了,但这些投入主要是以海关关税做抵押向西方银行的借款,直接源自政府财政拨款投资的凤毛麟角 。清政府1894年以前军事工业投资的3425万美元,为1868年至1894年26年间财政收入总计约20亿美元的1.7% 。
自诩地大物博的清帝国,严重缺钱,以至于1875年升任两江总督的南洋大臣沈葆祯,主动向李鸿章提出 , 靠400万两打造北洋、南洋两军显然太少,且过于分散,故愿将组建南洋水师的200万两,全数建北洋 。这才有了后来规模扩大版的北洋水师 。清廷在扩军备战时经费的严重紧缺可见一斑 。
推荐阅读
- 甲午战争美国“中立”不靠谱 屡次保护日本间谍
- 美国一战后为何背弃中国?
- 中世纪:胖子的美好时代
- 北流高中录取分数线 北流高中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 服务中心 承诺书
- 初中作文十个写作技巧:应用写作
- 初中语文作文技巧:半命题作文
-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话题作文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汗血宝马”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吗?
- TM Control Center选项”如何去除 win7系统ATI显卡右键菜单中的“Cataly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