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嗣环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林嗣环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文章插图
口技分析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 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 。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
文章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 , 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 , 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 。“会宾客大宴”,点明口技表演者献技的时间和事由:这场口技表演是在一次“宾客大宴”之时;因是“大宴”,故有此盛举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指明表演的地点和简单设施,说明这是一个临时演出场所 , 地方不大 。再根据这次表演内容的特点,指出口技表演者是在幕后表演 。又将简单的道具一一列出,指明仅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以示别无他物,口技艺人的表演主要凭的是他的“口” 。最后以“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点染表演即将开始时全场肃穆紧张的气氛 。这部分除一个“善”字外,对口技表演者不加任何赞词 , 却处处为其高超技艺张本,造成很强的悬念,使读者料想必有一场精彩的表演 。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 。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描写口技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
第一层(第二段),写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 , 以及宾客对口技表演的由衷赞叹 。
口技表演由远远听到从深巷中传来的犬吠声开始 。然后以一个四口之家作为想像中的“舞台”,使听众的注意力由外景转入内景 。先写“妇人惊觉欠伸”,听到犬吠声而醒来,这就拉开了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的帷幕 。再写“其夫呓语” , 画面逐渐清晰 。又由于“欠伸”“呓语”惊动了幼儿,幼儿“大啼” 。至此帷幕大开,相继出现许多声响:丈夫被吵醒,大儿也被吵醒,于是“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打破深夜的静谧,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个高潮 。
第二层(第三段),写表演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宾客的情绪变化 。
先写丈夫的“声”,并伴以妇人的拍儿声,“渐拍渐止”,给人以时间缓慢推移而声音渐弱的感觉 。接着以老鼠跑动偷食、“盆器倾侧”的声音 , 妇人蒙中的咳嗽声,表示夜静更深,全家人又入睡了 。这一层,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由前一个高潮落入低潮,并为下一个高潮蓄势 。
第三层(第四段),写表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 , 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
开始用类似画外音的手法,以“一人大呼‘火起’”,突然加快节奏 。接着写这个四口之家突然遭到意外变故的情形:“夫起大呼 , 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气氛骤然变化 。然后内景转为外景 , 以“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表现人们的惊恐万状,再以“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 抢夺声,泼水声”表现火势的猛烈和火场的纷乱,又以“凡所应有……不能名其一处也”极言声音之杂乱、逼真 。至此,口技表演达到了第二个高潮,即最高潮 。
【林嗣环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第三部分(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 , 刚才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 。
二、问题研讨
1.课文中的以下两处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 。”
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 。这一句写犬吠声,而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听众的注意力自然地被“犬吠”声所吸引 , 想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的铺垫 。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 , 妇梦中咳嗽 。”
这是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人蒙中的咳嗽声为反衬,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后的沉寂状态,并为下面即将表现的大火灾蓄势 。
以动写静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 。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描写山中春夜的静谧和迷人的山色 。其中就以动写静 , 用不时的鸟鸣来衬托春日山中的夜静,使人在鸟鸣声中更显其静,因而历来为人所称道 。课文中的这两处描写 , 与此同理,也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