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六国论的阅读参考
一、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 , 敢自号),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信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武、苏辙到洋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上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嘉伤三年 , 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 , 他推托有?。豢嫌?。嘉伤五年 , 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 。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 , 追赠光禄寺丞 。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 , 纵横排困,雄奇道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武、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著有《嘉信集》十五卷 。《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课文从通行选本标题为《六国论》 。
二、背景材料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 , 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现实针范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 。《六国论》中的“六国” , 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 , 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日 , 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界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 , 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 。苏河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 , 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路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破现实服务的 。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 , 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 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 , 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 。将官经常轮换 , 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 。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 , 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北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 。到北来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北来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 , 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
二十万两 , 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 , 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苏河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
三、语句出处和有关史料
1.路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语本《战国策·魏策一》:“苏子(秦)为赵合从 , 说魏王日:‘……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 。”’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
《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说韩宣王曰:“大工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 。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 。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 , 则弃前功而受后祸 。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 。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 。”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苏洵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战国策·魏策三》载孙臣谓魏安厘王曰:“巨夫好臣固皆欲以地事秦 。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 。薪不?。?则火不止 。今王之地有?。刂笪耷?nbsp;, 是薪火之说也 。”《史记·魏世家》载:“安厘王元年,秦拔我两城 。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 。三年 , 秦拔我四城 。斩首四万 。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 。魏将段干子请予泰南阳以和 。苏代谓魏王曰:‘欲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 。今王使欲地者制望 , 使欲全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己 。且夫以他事秦,譬犹抱薪救火 , 薪不?。?火不灭 。”’这个有名的比喻,苏泰说韩宣王(《战国策·韩策一》)、虞卿说赵孝成王(《战国策·赵策三 》)也用过 , 在当时是颇为流行的 。苏洵这段文字,明显地是师法战国游土之说,但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引申发挥,融为自己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
推荐阅读
- 苏轼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施耐庵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沈括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司马光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任得敬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秦观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潜说友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仆散忠义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蒲寿庚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米芾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