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虚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王若虚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文章插图
王若虚
(1174~1243)金末著名学者 。字从之,号慵夫,又号滹南遗老 。藁城(今属河北)人 。承安二年(1197),登经义进士 。任鄜州(今陕西富县)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 。升为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著作郎等职,参预修《宣宗实录》 。曾奉命出使西夏 。哀宗正大年间,历任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判官、左司谏、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天兴二年(1233),金军马都元帅崔立以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降蒙古军,召他与元好问等撰功德碑 。元好问拟就碑文后,他参预了删定 。金亡不仕,北归乡里 。1243年三月,东游泰山时病逝 。
【王若虚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王若虚论文论诗都有独到的见解 。他的观点集中反映在其《诗话》、《文辨》著述中 。他反对文章一味追求古意 , 认为“古今互有短长”,“文章求真是而已,须存古意何为哉!”他对文体的看法是“定体则无 , 大体须有” 。他主张著文,“惟史书、实录、制诰、王言、决不可失体”,“其他皆得自由” 。他认为诗的创作关键在于皆出于自得,反对“苦无义理,徒费雕镌”之作 。他还撰有《五经辨惑》、《论语辨惑》、《孟子辨惑》、《史记辨惑》、《慵夫集》、《诸史辨惑》等多种著述 。在《论语辨惑》中,他对宋儒,其中主要是朱熹的解经提出了批评,认为“圣人之言 , 亦人情而已 。而宋儒所解,则揄扬过侈 , 牵扯过甚,故作高深 。”在《史记辨惑》中对司马迁的行处叙事,多有指责 。有《滹南遗老集》传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