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的西方列强


甲午战争中的西方列强

文章插图
对世界而言,甲午战争改变了19世纪初年渐渐形成的世界格局,远东一个小小岛国日本由此成为世界格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10年后,1904年,日本打败了欧洲第一大国俄国 。又过不到20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满洲国,引发中国最严重的民族危机,实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导 。
日本至今仍然是世界多元政治中一个格外重要的因素,而其始点就是甲午战争 。日本能在后来给西方列强或帮忙或添乱,在某种意义上说 , 西方的分裂、绥靖、不负责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
1.##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面对西方压力而选择不同发展道路有关
。中国选择“内敛式”的洋务新政,致使先前“中国的世界秩序”受到极大破坏,宗藩解体;而日本选择转身向西 , 脱亚入欧,奉行资本主义扩张战略,因而在吞并了琉球之后不仅没有止步,反而激起更大的野心,朝鲜、中国台湾 , 都成为日本志在必得的目标 。
中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在西方势力东来前 , “中国的世界秩序”是一个客观存在 。西方势力东来时,主要也还是与中国打交道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后,中国终于明白了“近代”的意义,开始向西方学习,努力与西方诸国建构新型国家关系 。
洋务新政取得了相当成就 , 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也有了改善与发展 。因而,当中日关系因朝鲜发生问题时 , 清帝特别是负责外交事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本能地想请列强斡旋,避免战争 。然而各国对李鸿章的请求或置若罔闻,或不那么积极 。列强的纵容、姑息、绥靖让日本为所欲为,列强也在后来尝到了自己酿制的苦酒 。
2. ##就地缘政治而言,俄国在朝鲜半岛与日本有利害冲突,因而当中日两国1894年春在朝鲜半岛剑拔弩张时,俄国以无法置身局外为由,派遣军舰进入仁川,密切监视局势发展
。中日直接冲突使俄国人觉得机会来了,其在战争爆发前夕,以调停者身份向中日两国喊话,希望两国以大局为重 , 化解危机 。
【甲午战争中的西方列强】俄国的姿态迎合了李鸿章的心情,所以当俄国表示愿意介入调停时,李鸿章高度认同 , 以为可以拉住俄国对付日本 。1894年6月20日,李鸿章与俄国公使喀西尼在天津举行会晤,李鸿章建议喀西尼请俄国政府出面劝阻日本,让日本与中国一起从朝鲜撤兵,以缓解朝鲜半岛局势 。而此时俄国政府正期待寻找怎样介入朝鲜半岛事务的契机,李鸿章的邀请使他们找到了一条捷径 。
6月25日,俄驻日公使希德罗渥奉命求见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向其转达中国政府要求中日从朝鲜共同撤军的意思,并表达了俄国政府对中日共同撤兵后再会商善后的期待 。对于俄国政府的这些外交活动,李鸿章给予很高评价,甚至将俄国视为化解朝鲜危机的主要凭借 。他在当天致电朝廷说,俄国的外交施压应能发挥作用,假如日本仍不听从劝说,不愿撤兵 , 那么就电报俄廷 , 建议俄国用压服办法使日本屈服,相信和平的外交手段一定能化解此次危机 。
日本政府毫不客气拒绝了俄国的建议,明确表示朝鲜问题将严格限制在中日两国之间,第三国不得干预 。日本的强硬态度深刻影响了俄国 , 俄国稍后即向中国政府表示了自己的为难 。实际上,俄政府内部机会主义情绪在急剧升温,他们期待在这场战争中坐收渔利 。
俄国不介入让李鸿章非常生气,因为俄国先前坚定介入的态度让李鸿章近乎彻底放弃了战争准备 。李鸿章对俄国退出格外失望,责怪俄国人出尔反尔 , 不守信誉 。
3.##与俄国立场接近的还有英国 。
英国最初也介入调停,不希望中日两国大动干戈 。但当日本政府拒绝第三国介入后,英国承认调停失败,默许日本立场 。更让中国人很难理解的是,英国政府眼见得战争不可避免时,反而向日本提出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希望日本在不得不与中国发生战争时,能充分考虑英国利益,不要在上海或附近地区作战 。
英国绥靖主义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日本,所以当中国政府租用英国商船“高升”号向朝鲜运兵时 , 日本军舰毫不犹豫地向英国商船开炮 。中国租用英国商船或许有拉英国下水的意思,但英国人在“高升”号事件上毫无担当,并没有因为日本的蛮横无理而愤怒,甚至不愿意向日本交涉 。英国当然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看起来是日本胜利了,英国也没有多大直接损失 , 但英国“世界第一”的老大地位,实际上通过这场战争而改变 。
在中日开战前 , 最为活跃的调停者无疑是俄国和英国 。中国希望俄国主持调停,然而日本对俄国始终不信任 。在日本的反对和拒绝下,俄国并没有怎样坚持 , 使中国感到俄国背信弃义,违背了先前的承诺 。对于英国,日本不存在信任与不信任的问题,日本几乎始终就不希望将朝鲜问题地区化、国际化,而是将这个问题限定在中日两国之间,主张中日对谈或对决 。但中国始终不愿直面日本的挑战,在没有俄国居间调停后,又开始期待英国能提供帮助,能说服日本 。然而,英国居间调停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利益,英国对中日冲突的担心是怕战争损害他们的商业利益,所以当日本明确表态中日间对谈已不可能,而必须诉诸对决这一手段时,英国也就知难而退,退避三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