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大潮将至,未来养老金如何发放或存变数,需要注意这6点


最近几天 , 有关我国退休潮将至的话题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因为退休潮的到来 , 或将对未来养老金的发放产生影响,如何发放也将存在一定的变数 。
半月谈曾经发文,未来10年 , 我国将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60后70后群体将陆续达到退休年龄 。

退休大潮将至,未来养老金如何发放或存变数,需要注意这6点

文章插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 60年代出生的人口为2.39亿,70年代出生的人口为2.17亿 。
2022年,1962年出生的男性已经年满60岁,达到了退休的年龄,1972年出生的女性也将在2022年退休 。未来10年,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退休 。
退休潮的到来,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一是适龄劳动人口大量减少;二是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增加,养老金压力增大;三是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会持续下降 。
由于未来10年新增退休人员数量庞大,养老金的发放或将存在变数 , 同时也提醒参保人员需要注意这六个方面的问题 。

退休大潮将至,未来养老金如何发放或存变数,需要注意这6点

文章插图
第一,延迟退休或将落地 。
延迟退休是未来养老保险的发展方向,也是养老金待遇的一个大变数 。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退休人员增加 , 养老金支出每年都在增长,而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最近10年 , 每年大约减少500万左右 。
目前,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如果是女干部 , 法定退休年龄是55周岁 。和国外普遍65岁以上退休年龄相比,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确实比较早 。
从延迟退休政策目前的推进情况来看,最迟2027年或将实施,将采取渐进式的方法,小步慢走 , 但最终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多少 , 至少从目前各方面的信息来看,还没有最终确定 。
【退休大潮将至,未来养老金如何发放或存变数,需要注意这6点】
退休大潮将至,未来养老金如何发放或存变数,需要注意这6点

文章插图
第二,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可能会提高 。
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和大多数人的适龄劳动年龄相比,缴费年限不算长 。
缴费年限低,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
优点是能给参保人节省不少资金,特别是给灵活就业身份的参保人员减轻经济压力 。
但缺点也很明显 ,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基金池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证;二是退休时的养老金比较低,由于退休时养老金的核算与工龄和缴费水平关系密切,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缴费年限低,养老金自然高不了;三是对养老金调整不利,特别是从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政策来看,工龄和养老金水平对调整金额至关重要 。

退休大潮将至,未来养老金如何发放或存变数,需要注意这6点

文章插图
第三,个人养老金账户发放月数或将变化 。
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如果有视同缴费年限,会加发过渡性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涉及两个参数,一个人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金额,一个是养老金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的高低 , 关系到个人养老金的发放 , 计发月数越?。?养老金越高 。
目前,养老金计发月数有国家规定的标准,不同的退休年龄,计发月数不同 。当退休情况发生变化后 , 不排除计发月数也会进行适度调整 。如果计发月数减少,对养老金的发放还是很友好的 。
人社部十四五规划指出,会修订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账户计发月数 。

退休大潮将至,未来养老金如何发放或存变数,需要注意这6点

文章插图
第四,养老金连涨势头或将中断 。
从2005年到2022年,我国养老金经历了18连涨,中间从未间断,人均月养老金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从几百元上涨到3000多元 。
同时,养老金每年的涨幅呈逐年下降趋势 , 加上目前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超过了50%,今后养老金连涨的势头或将中断 。
第五 , 养老金涨幅或将继续下降 。
即使养老金今后连涨不会中断,但涨幅的下行趋势告诉我们,今后的养老金涨幅会比较低 。有专家预计,未来养老金涨幅将稳定在3%左右 。

退休大潮将至,未来养老金如何发放或存变数,需要注意这6点

文章插图
第六,养老金全国统筹制度会持续优化 。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一样,有些地区的养老基金比较充足 , 而有些地区的养老基金则显得捉襟见肘 。
经过几年的准备,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在2022年开始实行了,目前几乎所有地区都将养老保险系统转移到了全国统筹平台,统筹平台的启用,弥补了部分地区养老基金不足的问题,养老基金的相互调剂将更加方便,有钱的省份可以暂时把钱借给养老基金有缺口的省份,这将极大缓解部分地区养老金发放难题 。

退休大潮将至,未来养老金如何发放或存变数,需要注意这6点

文章插图
综上所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退休人员越来越多 , 今后养老金的发放或存在一定的变数,参保人员不能局限于最低缴费标准和最低缴费年限,为了今后的养老生活,建议参保人员提前做好养老规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