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翻译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其是什么意思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翻译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其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翻译: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攻:进攻 。围:包围 。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出自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所创作的一篇散文《秦晋崤之战》,出自《左传》 。按照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结局,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
《秦晋崤之战》原文【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翻译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其是什么意思】秦晋崤之战
春秋·左丘明
冬 , 晋文公卒 。庚辰 , 将殡于曲沃;出绛 , 柩有声如牛 。卜偃使大夫拜 , 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
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 , 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 , 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 , 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 。肴有二陵焉:其南陵 , 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且使遽告于郑 。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 , 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 , 以闲敝邑 , 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灭滑而还 。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纵敌患生;违天不祥 。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
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遂发命,遽兴姜戎 。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 , 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 , 以逞寡君之志 , 若何?”公许之 。先轸朝,问秦囚 。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 。”
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 , 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公使阳处父追之 , 及诸河 , 则在舟中矣 。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 。
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 , 死且不朽 。若从君惠而免之 , 三年将拜君赐 。”
秦伯素服郊次 , 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秦晋崤之战》翻译鲁僖公三十二年的冬天,晋文公去世 。庚辰日 , 将要移灵到晋国旧都曲沃去停放,刚抬出国都绛城时,棺柩里突然发出响声,如同牛鸣 。卜筮官郭偃命令随行的大夫们下拜 , 并传告:“先君文公指示国家用兵的大事,将会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国国境而过,趁机攻打,必大获全胜 。”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 , 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 。”
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 。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从来没有听说过 。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有所防备 。恐怕不可以吧?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 。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
秦穆公谢绝 。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 。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子,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他们回来?。鼻啬鹿扇硕运担骸澳阒朗裁矗』畹狡呤昃退廊ィ?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
蹇叔的独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 , 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肴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 。肴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 。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 , 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 。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 , 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 。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向周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 , 一定会失败 。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不谨慎 。进入险境并而不谨慎,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
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 , 在这里遇到秦军 。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 。敝国不富裕,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 。”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 。郑穆公派皇武子遣去秦军,说:“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国吃的东西快完了 。你们也该要走了吧 。郑国有兽园,秦国也有兽园,你们回到本国的兽园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于是杞子逃到齐国、逢孙、扬孙逃到宋国 。
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 。进攻不能取胜 , 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 。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 。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 , 违背了天意 , 就会不吉利 。一定要讨伐秦军!”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还有已死的国君吗?”
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盟国 , 秦国就是无礼 , 我们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过:‘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 。为后世子孙考虑,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国君吧!”
于是发布命令,立即调动姜戎的军队 。晋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成黑色,梁弘为他驾御兵车,莱驹担任车右武士 。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这一天 , 晋军在肴山打败了秦军 , 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 。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
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他们的确是离间了我们秦晋两国国君的关系 。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解恨,何劳您去惩罚他们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晋襄公答应了她 。先轸朝见襄公 , 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 。襄公说:“夫人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 。”
先轸愤怒地说:“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一个女人霎那间就把他们从国内赦免了,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不顾襄公在面前而向地上吐唾 。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 , 追到河边,已登舟离岸了 。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 , 晋襄公的名义赠给孟明 。
孟明叩头说:“贵国国君宽宏大量 , 不把我们这些俘虏的血涂抹战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如果国君把我们杀死,死了也不会忘记这次的失败 。如果尊从晋君的好意赦免了我们,三年之内必定会卷土重来以报今天的耻辱!”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 。”没有罢免孟明,秦穆公说:“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况且我不会因为一点小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
《秦晋崤之战》注释1、崤(xiáo):山名 。在今河南洛宁西北,西连陕西,东接渑池 。
2、冬:指鲁僖公三十二年冬天 。《左传》按鲁国二十多个国君在位先后编年记事,每个历史事件先交代哪个国君在位的第几年 。
3、殡:停柩待葬 。曲沃:地名,今山西闻喜县,是晋君祖坟所在地 。
4、绛:晋的国都,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 。
5、柩(jiù):即棺木 。此指装有尸体的棺木 。
6、卜偃:掌卜筮之官,名偃 。
7、君:指晋文公 。命:命令,指示 。大事:古代以祭祀和军事为国之大事,此指军事 。
8、西师:指秦师 。秦在晋之西 , 故称西师 。过轶:指秦军越境而过 。
9、管:钥匙 。
10、潜师以来:秘密派军队前来 。
11、访:询问 。蹇叔:秦国老臣 。
12、劳师以袭远:辛苦地调动自己的军队去袭击远方的国家 。
13、勤而无所:劳苦而无所得 。
14、悖(bèi)心:背离之心,此处指秦军将士将产生悖心 。
15、辞:拒绝不听 。
16、孟明、西乞、白乙:皆秦国的将领 。孟明:秦贤臣百里奚之子,名望,“孟明”是字 。下文中提到的孟子即孟明 。西乞:名术 。白乙:名丙 。
17、“中寿”两句:意为你活到中寿就已死去,现在你墓上的树都快要有两手合拢那么粗了 。中寿:指六七十岁,在古代说法不一 。从文义推测,蹇叔当时有七八十岁,已超过中寿 。拱:两手合围 。
18、与师:参加了这次出征的军队 。
19、御师:指晋设伏兵拦击秦军 。
20、二陵:指崤之二峰 。陵:犹言“山头” 。二陵相距三十五里 , 之间山高路险,为绝险之地 。
21、夏后皋:夏代的君主,名皋,是夏桀的祖父 。
22、辟:回避 。
23、是间:指“二陵”之间 。这句言晋师必于“二陵”之间伏兵狙击 。
24、周北门:周王都城洛邑的北门 。
25、左右:指战车上的武士 。古代战车的御者在中间,武士在左右两边 。胄(zhòu):头盔 。下:下车步行 。这种行为表示对周王朝的敬意 。超乘:一跃而登车 。脱了头盔而下车步行是有礼貌的表示 , 但马上又一跃上车则是轻狂无礼的举动 。
26、王孙满:周襄王之孙,名满 。
27、轻:轻狂放肆 。
28、脱:疏忽、忽略,言粗心大意 。
29、滑:原为姬姓小国,鲁僖公三十三年被秦所灭,后因秦不能守其地 , 终为晋所得,改为县邑 。其地在今河南滑县 。
30、将市于周:将到周王的都城做买卖 。
31、以乘韦先:以四张熟牛皮作为先行送至的礼物 。古代送礼往往先轻后重 。韦:熟牛皮 。
32、犒(kào)师:慰劳军队 。
33、步师:犹言“行军” 。出于敝邑:经过敝国 。
34、“不腆(tiǎn)敝邑”四句:其大意是说,我们郑国虽不富足,但为你部下的停留,可以提供粮草给养和保卫工作 。实际是告诉秦国,郑国已经做好迎战准备 。不腆:不富厚 。这里是谦称 。淹:逗留 。居:留居郑地 。一日之积:供给人畜一日所用的柴米草料等 。一夕之卫:承担一夜的保卫工作 。
35、“且使”句:并且派人乘快车到郑国送信告急 。遽:驿车 , 每过一驿站就换一次马 。
36、郑穆公:郑国的君主,郑文公之子,名兰,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 。客馆:接待外宾的住所 。杞子、逢孙、扬孙三人戍郑,就住在客馆中 。
37、束载、厉兵、秣(mò)马:捆好行装,磨砺兵器,喂饱马匹 。
38、皇武子:郑大夫 。辞:遣去,告诉戍郑的秦大夫,要它们离开 。
39、脯、资、饩(xì)、牵:干肉、粮食、已经宰杀的牲畜、尚未宰杀的牲畜 。资:同“粢”,食粮 。
40、原圃(pǔ):郑国的猎苑,在今河南中牟西北 。
41、具囿(yòu):秦国的猎苑,在今陕西凤翔境内 。
42、“吾子”二句:你们可以猎取些麇鹿,给敝邑一个休息机会 。麋:与鹿相似,但体形比鹿大 。
43、不可冀也:不能希求什么了 。冀:希望、期待 。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翻译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其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秦晋崤之战》赏析由开头至“秦师遂东”为第一部分,主要写卜偃传命、杞子密报、蹇叔哭师三个情节 , 这是战争的酝酿阶段 。从“三十三年春”至“灭滑而还”为第二部分,包括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皇武子辞客三个情节,主要写秦军的骄纵无礼及袭郑未遂的情况 。
从“晋原轸曰”到篇末为第三部分 , 包括先轸论战、秦军败师崤山、文赢请三帅、先轸怒唾于朝、孟明谢赐、穆公悔过等情节,主要写崤之战的爆发和结局 。这篇文章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外交辞令也写得委婉含蓄,表面上谦恭有礼,实则暗寓讥讽 , 意在言外 。
《秦晋崤之战》创作背景秦晋原是盟国,结成“秦晋之好” 。但是 , 秦国自穆公以来,国势日益强盛,不满于晋为霸主 , 也有野心称霸中原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秦晋两国围郑,郑大夫烛之武机智地拆散了秦晋联盟 。于是秦穆公单独从郑撤兵 , 让杞子等三人留戍郑国,以防晋军 。晋文公因为曾受惠于秦,两国关系没有立即破裂 。鲁僖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晋文公死,秦穆公悍然出兵袭郑,导致了这一场秦晋崤之战 。这篇散文就是左丘明为了记录此事而创作的 。
《秦晋崤之战》作者介绍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姓左 , 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 , 名明,也有说姓丘,名明) , 春秋末期鲁国人,历史学家 。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人 。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 。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