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撤街设镇”,透露出不寻常信号

【东北“撤街设镇”,透露出不寻常信号】

东北“撤街设镇”,透露出不寻常信号

文章插图
不要感到奇怪,未来我们会看到一些乡镇、县城消失 , 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 。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丨熊志 把街道改回乡镇,北方城市出现了让很多人看不懂的反常操作 。 这一逆向调整,发生在黑龙江 。据报道 , 黑龙江伊春、齐齐哈尔等地正在推动部分街道“撤街设镇”,已有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 。 其中,伊春市乌翠区撤销四个街道办事处,设立翠峦镇、乌马河镇;在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 则撤销富强街道,设立华安镇 。  图/网络 大家都知道,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撤乡(镇)设街道,以及撤乡并镇、撤县(市)设区成为一股潮流 。 “撤街设镇”的回调,标志着有些地方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宣告结束,很多吃财政饭的中小城市 , 面临人口流失、产业萎缩、城市收缩的局面 , 它们的困难可能才刚刚开始 。 01 好好的街道,重新撤改回乡土气息更浓厚的乡镇,为什么让人意外呢? 首先,尽管乡镇和街道都是平级单位 , 但在中国的城镇化体系中,它们的待遇和地位其实并不是一样的,撤镇设街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升格” 。 一般来说 , 乡镇包含着很大一部分农业人口,撤镇设街以后,级别不变 , 待遇却能升级 。 对城市来说,城区范围扩张,更有利于整合资源,建设一些基础设施 。比如现在修建地铁,在城区人口规模方面就有明确的门槛要求 , 达不到就没有资格 。 而对被调整的镇而言,成为街道,纳入城市一体化的规划范围后 , 科、教、文、卫等城市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市政配套设施也能迎来统一升级 。  图/图虫创意 正因如此,过去这些年城镇化浪潮中 , 这种行政区划的撤并调整,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镇希望升格成街道,县希望升格成区,升格成市 。 总的来说,传统的乡镇在萎缩 , 农业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中心城区的范围越来越大了,城市管理越来越扁平化,辐射能力越来越强 。 当然不管是撤镇设街 , 还是县改区,都不是想撤就撤 , 想设就设 。在人口和面积、经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它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 。 以这次逆向调整、撤街设镇的黑龙江为例,当地的《黑龙江省设立街道标准》中,就明确规定了设立街道的人口、经济等指标 。比如经济指标是这样的:  收缩型城市不是新概念了,这几年很多学者都关注到了城市收缩的问题 。他们发现,城镇化的过程,并不必然伴随着扩张,也有地方在收缩 。 比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统计发现,过去十年间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 , 150个城市的市域人口减少3637万,比2000-2010年人口减少的城市增加61个 。 黑龙江此次调整的两个城市,伊春和齐齐哈尔,可以说是收缩型城市的代表 。 以伊春为例,它因林而生,因林而兴 , 也是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六普到七普之间,人口足足减少了27万人 。 由于没有产业支撑,伊春的人口在加速外流 。那么 , 一个街道,一个曾经由乡镇升格而来的街道,在整个城市都收缩的背景下,哪还有那么多新市民来支撑一个街道的规模呢?  ▲黑龙江伊春市朗乡镇(图/图虫创意) 中国的城镇化,采取的是“人地钱挂钩”的策略,用地指标、财政指标等,都是根据人口规模来进行配置 。人多,人口持续流入,就能拿到更多的资源 , 反之亦然 。 撤镇设街,可以给乡镇带来市政配套的提升,反过来说,也意味着城市需要给升格的街道投入更多的城建资源 。当这座城市产业、人口增长都出现问题 , 自然没有动力来大撒钱了 。 在撤镇设街的风潮下,有些乡镇本身就农业人口多,农村比例大,很难发展起来,现在人口外流,继续纳入街道管理 , 其实是在浪费资源 。 所以,原来哄抢着给乡镇安上街道的新身份,让乡镇成为城区的一份子;现在 , 乡镇改制来的街道,其市政配套、财政供养成本,反而成了累赘 , 要调整回来 。 归根结底,人不够了,也没钱了 。 更何况,乡镇是一级政府,街道是派出机构,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一级政府的自主决策的权限其实更大 。 而对伊春等地来说 , 当初设立街道是服务于城市扩张,城市收缩以后,政府机构要调整,人员需要精简,一些发展不行的街道,重新改回乡镇,其实是更有利于自身改革工作的开展 。 03 关注城镇化议题的人,这两年应该都留意到了,历年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关于行政区划调整有一些微妙的变化,总之,是逐渐从严收紧 。 比如2020年特别提到,“全面完成各?。ㄇ⑹校┥枵蛏杞值辣曜贾贫üぷ?rdquo;,言外之意就是明确规则,建立门槛,不能想设就设了 。 再如2021年提到,“根据常住人口规模优化街道社区设置和管辖范围” 。 结合撤街设镇的逆向回调来看,趋势很明显了 , 中国的城市不会再一味向上生长了 。有扩张就会有收缩,有升格就会有降格,摊大饼式地盲目扩张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 。 这其中人口是关键因素 。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国民经济数据,中国的总人口一年减少85万人,时隔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 以前城市化上半场时,大中小城市、县城乡镇集体受益;现在到了下半场,该进城的农民 , 差不多都进城了,年轻人也不愿意生了 。总人口就那么多,还都往大城市,或者城市的中心城区流动 , 中小城市、县城乡镇,自然摆脱不了收缩的命运 。  所以 , 不要感到奇怪,未来我们会看到一些乡镇、县城消失,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 。 因为现实中,很多小城市,尤其是伊春之类的资源型城市 , 在资源耗尽后,没有新兴的产业顶上来,城市发展基本上是靠吃财政饭,市政配套、公共服务靠转移支付续命 。 在撤街设镇的背后 , 这种“城扩人走”的现象,在很多地区都在上演 。人在流失,城市却还追求扩容,建一些利用率低的市政配套,浪费财政资源 , 放大债务风险,危害不用多说 。 让它们自然收缩,甚至自然 , 而不是强行靠债务、靠转移支付续命,将资源投入到低效的地区,这才是尊重城市化的规律 。 当然这也意味着,一些城市的铁饭碗 , 可能要打破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