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男子未婚被母亲连续4年带去做精神检查,当事人:希望2023年能结婚


38岁男子未婚被母亲连续4年带去做精神检查,当事人:希望2023年能结婚

文章插图
_原题为:38岁男子未婚被母亲连续4年带去做精神检查,当事人:希望2023年能结婚)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 丁伟
河南新乡的王先生38岁未结婚,结果被母亲带去医院做精神方面的检查 。2月5日,王先生回应极目新闻采访人员称,已连续4年做检查,希望2023年能够结婚,让母亲放心 。
王先生在北京从事网球教学和话剧演出工作,这个春节 , 回到了河南新乡老家后 , 他又一次被母亲带到医院去做精神检查 。
38岁男子未婚被母亲连续4年带去做精神检查,当事人:希望2023年能结婚

文章插图
38岁男子未婚被带去精神病院做精神检查(视频截图)
“我们心里急,都38岁了,还不结婚,我怀疑他是不是精神方面有问题 。”2月5日上午 , 王先生的母亲张女士告诉极目新闻采访人员,自己育有两女一男,大女儿早就结婚了,孩子都读研究生了,小女儿的孩子也12岁了,就剩儿子一个人还没结婚,做父母的心里着急,这才带儿子去做检查 。她是2月3日带儿子去的医院,这次找了一家当地非常有名的医院 。
38岁男子未婚被母亲连续4年带去做精神检查,当事人:希望2023年能结婚

文章插图
38岁男子未婚被带去精神病院做精神检查(图片受访者提供)
“医生说我儿子精神方面没有问题,让我放心 。”张女士坦承,这是第四次带儿子去医院做检查,不过以后她不打算带儿子再做了 。
说起自己被母亲带去做精神检查 , 王先生猜测有几方面的原因,加重了母亲的猜疑,才决定带他去精神病院 。一是他老大不?。共唤峄椋欢撬逼改辏?工作压力比较大,曾经有一段时间精神状态不好;三是他本身是演话剧的,有时候在老家“啊、啊”的练声 , 家里人无法理解,以为他不正常 。
王先生表示,自己此前曾谈过恋爱,后来分手了,这几年一个人在北京漂泊,经济压力比较大,所以暂时没有考虑结婚的事 。“目前工作有了起色,也攒了点钱,希望2023年能够把婚结了,让妈妈放心,虽然现在还没有对象 。”他说 。
王先生读大学时的一位学妹告诉极目新闻采访人员,王先生是一位特别有才气的帅哥,会打网球,能演话剧,唱歌还特别好听 。
延伸阅读
70岁上海阿姨自驾出国过年:终身未婚 近2年没回过家
2023年的春节,张瀛在老挝琅勃拉邦度过 。除夕夜,她给自己做了四菜一汤:煎鱼、炒牛肚、炒花生米、小白菜和一碗肉丸粉丝汤,配上一碗红酒,这是她的年夜饭 。
张瀛在车引擎盖上贴了福字和春联,写着:“顺顺当当行万里,平平安安走四方 。”两边的后视镜上还挂着一串灯笼 。
按照上海习俗,大年初一的早上要吃汤圆,寓意新年圆圆满满 。张瀛拍照发到朋友圈,写道:“小晨光老上海的味道 。”
38岁男子未婚被母亲连续4年带去做精神检查,当事人:希望2023年能结婚

文章插图


张瀛在车上贴了福字和春联 。受访者供图
70岁的张瀛度过了特立独行的一生 。1991年,她从教师岗位停薪留职 , 做过生意,卖过保险 。她终身未婚,卖掉上海的房子 , 搬去郊区住 。61岁,她决定考驾照,自驾旅行9年 。
如今,她出现老花,不得不拿着比巴掌还大的放大镜 。走路时身体不自觉地向一边倾倒,越走越歪,她担心这是中风的前兆 。但她没想过停下脚步,只要可以,她会一直在路上 。
38岁男子未婚被母亲连续4年带去做精神检查,当事人:希望2023年能结婚

文章插图


张瀛在大年初一煮的汤圆 。受访者供图
将近两年没回家
车俨然成了一个移动的家
1月初 , 张瀛开着她的车到了普洱,开始出现感染新冠的症状 。全身没有力气 , 头疼,咳嗽,好在没有发烧 。
她找了一处人不多的停车场,停了三四天 。没什么胃口,连以往每次感冒都喝的红糖姜水、蜂蜜水 , 也嫌太甜了 。天气好的时候 , 她在车旁的空地支起一张躺椅,小桌子上烧一壶白开水,躺着晒“日光浴” 。
等症状减轻,她继续开着车往南走,去看西双版纳的大象和雨林 。
张瀛今年70岁了,不到1米6的个头 , 微微驼背,花白的短发有些稀疏 。年纪大了,眼睛越来越看不清 。她不爱戴眼镜,总是拿着一个比巴掌还大的放大镜看东西 。
这是她自驾旅行的第9年 。2015年4月,张瀛第一次自驾,去浙江玩了7天 。那时,她拿驾照不久,行驶在高速上还会感到紧张,双手紧紧抓着方向盘 。在那之后 , 她在外的时间逐渐拉长,二十几天,几个月……
父母去世后,她一年只有4个日子一定会回上海:清明、冬至、父母去世的周年 。2021年5月20日,她再次从家出发后,已经快两年没回去了 。
这辆改装过的灰色商务车俨然成了一个移动的家,被她塞得满满当当 。“别人出来玩都是行李越少越好,我恨不得把整个家都装进去 。”四季的衣物、两床棉被、厨具佐料、各式工具应有尽有 。柜子里装不下的行李堆在床上,等她找到停车场地,要睡觉时,床板才腾出空来 。
38岁男子未婚被母亲连续4年带去做精神检查,当事人:希望2023年能结婚

文章插图


张瀛在旅行途中 。受访者供图
去年春节,她在云南大理度过,一位来自长沙的车友邀请她去家里一起吃了顿年夜饭 。原本车友还请她在家过一夜,张瀛不喜欢住在别人家 , 还是坚持回到自己的车上 。
独自在外旅行,张瀛觉得遇见的大部分都是好人 。她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大理,在鹤庆县草海边的小镇广场上 , 她去而复返,断断续续停留了7个月 。
她甚至还记得第一次到鹤庆的时间——2021年11月9日 。她在广场边停车时 , 来休闲跳舞的村民们会跟她打招呼 。一来二去熟了之后,村民们总会送些蔬菜、大米,“我到那边7个月没有买米 。”张瀛有时也会买些零食 , 送给村民的孩子作为回礼 。
今年春节前,鹤庆的村民还给她打电话,喊她去过年 。张瀛觉得过去太远了,“还是自己一个人吃自在些 。”
和人交际,难免也会遇到麻烦事 。去年7月,张瀛在贵阳遇见了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 , 也是独自一人开车房车出来旅行 。女人挺自来熟,常去其他人的房车上吃饭 。张瀛素来不爱和人一起吃饭,“我喜欢吃素 , 也比较懒,做饭不好吃,不好意思端过去跟大家一起吃 。”
有一天,女人给张瀛送了一碗面,张瀛拒绝不掉,吃了几口,以为面里的竹笋干是她不爱吃的肥肉,吃了一口就吐掉了,把没吃完的面放在一旁 。不巧被女人看见,追着她喊:“你浪费粮食 , 可耻,这是犯罪!”张瀛扯着嗓子模仿,“她那个语气我学不来 。”
“其实我不想和她吵,旁边还有别人,我就说对不起,我70岁了,老眼昏花的 , 也看不清那是什么 。”可女人不依不饶,追在后面要给张瀛看配料表,证明那不是肥肉 。在那之后,两人不再说话了 。
试过骑自行车、摩托车旅行
61岁考驾照
有些人自驾游是喜欢开车的过程,张瀛不是,开车是她不得已的选择 。
正式退休后,张瀛不想天天待在家里,想要出去玩 。她不爱坐公共交通 , 觉得换乘太麻烦,“坐完地铁 , 坐高铁,再坐大巴车,倒好几次,还要走好多路,太麻烦了 。我之前坐飞机去北京,说是零换乘的虹桥机场 , 也有好多个出口,到大巴上车点要走好久 。”
她试过骑行,曾一路从上海骑自行车到苏州 。给自己定下一年骑行2000公里的目标,但最终只完成了700公里,出去一趟感觉身体都要散架,“实在吃不消 。”
后来她骑摩托车去杭州临安,12天骑了980公里,发现骑行在外 , 吃饭住宿很不方便 。“那时候还不想学车,在家憋了半年 。”张瀛说,最后还是没办法,报名了驾校 。
2014年,61岁的张瀛开始学驾照 。教练说她笨,“学不会的” 。科目二第一次没考过 , 她垂头丧气地不想继续练车 。好在第二次顺利考过 , 科目三也一次通过 。
拿到驾照后,张瀛花13.3万买了一辆商务车,又花了5万多进行改装 , 加了水电,装了柜子和床 , 满足外出生活需要 。
38岁男子未婚被母亲连续4年带去做精神检查,当事人:希望2023年能结婚

文章插图


张瀛在车旁支起躺椅晒日光浴 。受访者供图
在外9年,张瀛旅游的心境也发生着变化 。
“我们讲出来玩分三种形式:旅游,旅行,旅居 。刚开始我是旅游的 , 什么景点都要跑去玩一下,看见什么旅游点都很新奇 。”张瀛说 , “有的人看见景区要门票就不进去了,我是要进去的,我跑了几百几千公里,油费、车损都是钱,八九十块的门票有什么舍不得的 。”
那时,她喜欢参加车友活动 , 和四面八方而来的陌生人相聚在同一个“窝窝”,把车围成一圈 , 像个四合院,一起做饭、聊天 。
2019年7月底,张瀛参加了自驾游东北的活动 。一百五十多辆车齐聚丹东,再以10辆左右分成小组,浩浩荡荡向东北前进 。
一趟下来 , 张瀛只觉得好累 。别人车开得快 , 一天开几百公里,中途还能休息一会儿 。她速度慢,哼哧哼哧地赶路 。路好走时,时速六七十公里,遇上弯路爬坡,时速降到二三十 。为了不耽误进度,她总在别人休息时提前出发 。
渐渐的,张瀛发现 , 相比热闹,她还是更喜欢自由地玩 。疫情开始后,为了避免被感染,她选窝窝都会尽量避开人群 。
玩得久了,她发现景点都大同小异 。前几天,她开了老远的车到野象谷,看见路边停满了车,她失了兴趣,直接折返 。第二天去中科院热带植物园 , 在满满当当的停车场转了一圈,也出来了 。
现在,她享受旅居的生活 。到一个新地方,不急着去景点玩,先找一个宽阔的窝窝,一个人在角落里,安安静静地晒“日光浴” 。以前她喜欢织毛衣,现在愈发懒散,半成品扔在车里 , 她用手机看看视频 , 和人聊会天,一天就过去了 。
38岁男子未婚被母亲连续4年带去做精神检查,当事人:希望2023年能结婚

文章插图


张瀛在金沙江大湾旁 。受访者供图
打算春天去西藏
对张瀛而言,自驾是人生的一种出口,她说,如果可以,想要从20岁重新过这段人生 。
四年级时,一位老师很喜欢成绩好的张瀛,总是夸她,“说我能上上海中学和上海师院附中,就是现在的上海师范大学附中,那都是市重点,名校 。”
她上五年级时学业中断 。直到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张瀛第一年参加考试 , 没有如愿考上理想的工科专业,只考上了师范中专 , “我只上到五年级,甚至连五年级的水平都没有,当时是矮子里面拔将军,我是矮子里面的矮子呀 。”张瀛说 。
她想复读 , 可家人不同意,连哄带骗要她去读师范 。大姐甚至恐吓她说,“如果这次不去读,之后都没有考试的资格了 。”张瀛不情不愿地读了师范,之后在一所乡村小学做老师,但她“一天都不想做”,张瀛说,“那不是我的志愿 。”
当时老师的薪资不高 , 学生也不愿意听课,张瀛每一天都觉得痛苦 。“有的人能随遇而安,但我就是做不到 。”张瀛说,“因为我的梦想不是不能实现,而是被人为地阻止了,感觉很憋屈 。”
她有两个同学,成绩都不如她,考了三次,一个考上了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 。另一个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去了华东师大附中当老师 。
“我一生都是不满意的 , 我只有看见山,看见水,才心旷神怡,忘记之前的事情 。”张瀛说 。
从教师的岗位停薪留职后,她做过毛衣加工的生意,也做过保险 。她总是业务第一,保持着从业以来零投诉的记录,但她没有朋友 。“我跟领导关系不好,其他的同事也会疏远我 。”
她没结过婚,“工作不满意 , 我什么都不想 。”有人给张瀛介绍对象 , 她不愿意,觉得结婚后,两个人就一辈子待在农村了 。
问起她是否后悔没有结婚生子,或是担心未来时 , 她会说:“有的人是子孙满堂 , 最后还是孤独终老 。他们把子孙带大了 , 盖个大楼房,最后把房子腾出来给儿子结婚,自己去住养老院 。”
如果有一天体力无法支撑她继续开车向前,“我就把自己安乐了 。”至少此刻,只要还能继续往前走,她会一直在路上 。
今年春节前,张瀛跟妹妹说 , 不回家过年了 。从云南到上海,近三千公里,就算连续开车也要两天 。她打算春天到来后,去西藏看看 。
【38岁男子未婚被母亲连续4年带去做精神检查,当事人:希望2023年能结婚】这一次 , 她要驾驶她的车,穿过悬崖峭壁,一路向高原走去 。去看茫茫天空下,牦牛在草原上奔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