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导游词


陕西导游词

文章插图
陕西导游词第1篇
今天我们将去参观西安城墙、钟楼和鼓楼 。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 。
我们现在看到*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基*上*起来* 。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城垣之一 ,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
西安作为*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 。它们多数被历史*尘埃* 。我们现在看到*城墙可追溯到隋代 。公元1369年 , 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 。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序幕 。历时8年修筑完*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 。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 。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燥之后,异常坚固 。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 。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军事防御体系 。
城墙最*是护城河,也叫“城壕” , 是城墙*第一道防线 。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 。环绕西安城墙*护城河宽20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唯一通道就是*桥 。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指挥,早晨降下*桥 , 开启城门;晚上升起*桥,断绝交通 。一旦发生战争,*桥升起,城门紧闭 , 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战斗堡垒 。
城门是城防体系*重点,也是薄弱点 。平时 , 它是出入城市*通道 。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首要目标 。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 。尤其值得注意*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以防止敌人火攻 。明西安城*城门非常坚固 , 门扇用厚达16厘米*木板制成 , 一扇城门用木材2.8立方米,门扇上下横匝着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间隔处,钉有180枚铁蘑菇针 。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 。这样就挤密了门扇*木材,增加了门扇*,使箭矢无*入 。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团欲公元635年到达长安 , 受到隆重接待,并准许其传教 。从此,景教在*大范围流传开来 。“景”是光明、美好*意思 。碑首刻有*标志十字架 。这块碑石记载了*早期传入**情况以及教规、教义 , 还有古叙利亚和汉文对照刻了72个景教僧侣*名字 。为研究*古代和欧洲、中亚*友好往来提供了宝贵资料 。《大秦景教流行*碑》在近代引起国际上*广泛关注 。此碑拓片曾经传到了国外,并译成了拉丁文稿,引起了许多国家*注意 。一些外国人认为 , 欧洲多*徒,那么像这样记载景教*碑石应该运到欧洲供人瞻仰 。1907年,丹麦人荷尔漠受英国*指使,企图以3000两白银**假碑换取此碑 , 受到*反对,只得将**碑石运往伦敦 。现在世界上好几个国家有这块碑石**品 。
在《大秦景教流行*碑》对面,我们看到*这几通碑石是唐代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 。分别是《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以及《争座位稿贴》 。颜真卿不仅书法潇洒 , 而且在历史上也以忠贞有节、刚正不屈著称 。在发生“安史之乱”时,他作为平原太守 , 也就是今天*山东太守 , 联络他*兄弟颜篙卿起兵抵抗,被推为盟主 。合兵20万,有力地牵制了叛军,成为平息叛乱*中坚人物 , 被封为鲁郡公 。后来,*烈叛乱,他前往劝降 , 被杀害 。颜真卿*书法字如其人 。他初学褚遂良,后来跟随张旭学*、厚、方” 。他*行书气势开张,挥洒自如 , 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多宝塔碑》为颜真卿44岁时所写,是留存下来*颜书中*最早作品,代表了他*早期风格,常被人们作为学*臣之上 。行笔苍劲有力,一气呵成,是颜体行*书中*精品 。
现在我们来到了碑林*第*作《汉曹全碑》,它是东汉时为陕西合阳县令曹全所立 。从这块碑石上我们可以看到隶书*特点:蚕头燕尾,外柔内刚 。楷书出现于**作品 。因为时间*关系 , 我们就不一一概述了 。
石刻艺术是*优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是*石刻艺术发展较早、遗存较丰富*地区之一,特别是汉唐盛世石刻以众多*数量和高超*技艺驰名海内外,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石刻艺术室建于1*3年,集中了散存在陕西各地*从汉到唐*圆雕、浮雕和线刻艺术品共70余件 , 分为陵墓石刻和*石刻两大类 。陵墓石刻是用刀砸在石面上*图画,起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2000多年来以它独有*特*显示着不朽*艺术魅力 。
西汉时期 , 厚葬风气极盛,在贵族阶层中“事死如事生”*观念很强 。他们生前*生活场景和宠幸爱慕*东西雕刻于墓室以尽人间之乐 。汉代画像石便是在这种厚葬风气中逐渐产生* 。石刻艺术室陈列*汉画像石大多出土于陕北 。内容除少数神话故事外,其余*大量取材于现实生活,如牛耕、狩猎、乐舞 , 贵族生活等 。汉画像石记载了大量*历史史实 。因此,它们既是艺术创作又是历史记录,为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资料 。《牛耕图》是汉代画像石*代表作,画面上有一人双手扶犁 , 前面有两头牛拉着,两头牛*牛颈上有一横杠,这就是二牛抬杠*耕作方法 。汉朝时农业*耕作水平已经是很高*了 。在陕北地区共出土汉代画像石500件,西安卑林博物馆收藏有133件 。隋唐时期*陵墓石刻在这里陈列*有献陵石犀和昭陵六骏 。我们现在所看到地这尊石雕是献陵石犀 , 它原来位于唐高祖李渊*献陵前,刻于公元635年,重10吨,是用整块巨石圆雕而成 。这种犀牛*品种非常奇特 。大家来看,它头上没有角,鼻子上方有一圆包,因此叫做“圆帽犀” 。这种犀牛原产于东南亚一带,现已灭绝 。据史料记载,唐初,林邑国,也就是今天越南顺化一带,以这种犀牛向唐王朝进贡,李渊非常喜欢 。建造献陵时,唐太宗李世民就特意把石犀置于陵前 。这一石雕注重写实,结构匀称 , 比例准确,显然是以活犀牛为“模特儿”,使人感到它温顺驯服,憨态可掬 。
【陕西导游词】接下来各位看到*这一组石雕为“昭陵六骏” 。它是原先置于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六幅浮雕石刻 。六骏,指唐太宗在统一**战争中曾经骑乘作战*六匹骏马 。相传六骏图形出自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之手 。原先画面上角刻有唐太宗题铭*四言赞诗 , 是由欧阳询书写*,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了 。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用意,除为了炫耀一生*战*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战*纪念,并告戒后世子孙创业*艰难 。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线条,准确*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体态、*格和战争中身冒箭矢、驰聘疆场*情景 。每幅画面都告诉人们一段惊心动魄*历史故事 。由于六骏雕刻精美,引起了外国人*注意 。1914年,*人毕士博勾结陕西军阀陈树藩将六骏中*两骏盗运*,现存于*费城宾夕尼亚大学博物馆内 。这两骏便是拳毛弧与飒露紫 。大家现在看到*这两幅完整*浮雕作品,便是拳毛弧与飒露紫**品 。1918年,他们又再次来到*,企图将剩余*四幅砸成数块再次装箱运走,被人们发现拦存了下来 。所以大家现在看到*是四幅残损*浮雕 。它们虽然是残缺*,但却是真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