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读书有关的成语


和读书有关的成语

文章插图
1、凿壁偷光(záobìtōuguāng)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 。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
【和读书有关的成语】出自匡衡勤学而无烛 ,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 ,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 , 遂成大学 。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 。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 。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
2、好学不倦是一个汉语成语 。拼音是hàoxuébùjuàn , 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倦:厌倦 。好:爱好 。
宋苏舜钦《荐王景仁启》:“好学不倦 , 才行卓越 。”
译文: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才智和德行超出一般人 。
3、闻鸡起舞(wénjīqǐwǔ) , 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
《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 , 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 , 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 , 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 , 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
4、十年寒窗shíniánhánchuāng)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寒窗:冬天在寒冷的窗前读书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
出处: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
译文:苦读十年之间没有人听说,科考成功后天下人都知道了 。
5、学无止境(xuéwúzhǐjìng) , 学习上是没有尽头的 。
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译文:真理不能由某个人独占,而学同又是没有止境的,那么勤问难道可以缺少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