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第二章子*:“不仁者 , 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该句连用*示时间长,“处”指居住或安于其所在 。这句话就可以解释为:不可以“不仁”久处约,不可以“不仁”长处乐 。一个不仁*人是不会(为自己**守)长期安于简(俭)约*生活* , 一个不仁**不会长期满足于平静快乐*生活*,乐极则悲 。如《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
进一步延伸,“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就成了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做人**守,就会根据自己**能*行事 。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有*守*人就保持自己*仁*,保有自己*道德良心,有智慧*人可以根据人之为仁*准则做出选择 , 发明人*利德厚物仁爱之心,成就“立德、立*、立言”之不朽事业 。结合里仁第一章“择不处仁,焉得知?”理解就可以知道“知者利仁”*智*价值取向了,智不仅仅是工具,其*身包涵了仁*价值向度 。令人遗憾*是某些文化*有智无仁,岂不悲哉!欠缺了仁*文化就会变成自以为是*强权文化,甚至还会造成灾难**后果,二战期间*对犹太人*大*、***对南京平民百姓*血葬就是其中*例证 。无论是个体还是国家群体,没有仁**守节义,智就无根 , 就会掀起无节制*恶浪* 。
【读《论语.里仁篇》第二章有感1500字】又证:朱熹对此章*解释就是“不仁之人失其*心,久约必滥 , 久乐必* 。惟仁者安其仁,而无适不然 。知者则利于仁,而不易所守 。盖虽深浅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夺矣 。”又证:朱熹引谢良佐言*:“仁者心无内外、远近、粗精之间,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乱,如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也 。知者谓之有所见则可,谓之有所得到未可 。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乱,未能无意也 。安仁则一 , 利仁则二 。安仁者,非颜、闵以上,去圣人为不远 , 不知此昧也 。诸子虽有卓越之才,谓之见道不惑则可 , 然为免于利之也 。”
推荐阅读
-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1500字
- 读后感1500字《创业史》
- 读《幻城》有感1500字
- 《千年一叹》之读后感1500字
- 《妈妈走了》之读后感1500字
- 《春风沉醉的晚上》之读后感1500字
- 《红楼梦》之读后感1500字
- 《马云》之读后感1500字
- 《跟妈妈学会计》之读后感1500字
- 《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之读后感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