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秘方 一味中药竟然能补五脏( 二 )


升阳举陷
脾气不足、固摄无权则中气下陷 , 出现胃下垂、肾下垂、脱肛、久泻久痢等病证 , 治疗上既当升举阳气更当补益中气 。 甘草并无升举功效 , 但通过其补中益气、甘缓和中 , 配伍黄芪、柴胡、升麻等药物则能增加补气升阳的作用 , 如补中益气汤 。 此外 , 与治疗脾不统血的黄土汤、气虚血脱的举元汤等方中的甘草功效相同 。
健脾化积
脾气不足、运化失权 , 水谷精微难以运化 , 出现饮食积滞、脘腹痞闷、大便溏薄、体倦乏力等症状 , 治疗上除了需要及时消食化积以治标之外 , 还要适当补益脾气 , 恢复脾之运化功能以治本 。 甘草配伍白术、人参可补益脾气 , 配伍山楂、神曲、麦芽可健脾消食 , 如健脾丸、枳实消痞丸、资生丸等 。
健脾祛湿
脾主运化水湿 , 脾气充足则健运水湿;脾气不足则脾失健运而水湿潴留 , 形成虚实夹杂的气虚湿阻证 , 甚至可变生痰饮、水肿等病证 。 治疗上当健脾祛湿 , 或补脾气 , 或温脾阳 , 如参苓白术散、厚朴温中汤、苓桂术甘汤等 。
需要说明的是 , 历来在对甘草的配伍和应用上都强调“痰湿中满” 不用甘草 , 因甘草纯甘而易生湿助痰 , 但实际上对于痰湿中满的形成还是要分清虚实 , 若因脾虚所致的虚满依然可以用甘草 。
缓肝
甘草对肝脏的治疗作用体现在甘草的药性平缓 , 能够针对肝脏的特性有的放矢 , 如柔肝养肝、缓急熄风等 , 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肝苦急 , 急食甘以缓之” 。 针对以上特点甘草常配伍白芍 , 如芍药甘草汤、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 。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 甘草浸膏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还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
调肾
由于肾的生理病理特点与甘草的特性相冲突 , 在实际应用中 , 历代补肾的方剂中几乎都不含甘草 。 因肾位居人体下焦 , 主水 , 肾的功能失调常出现水湿潴留的病证;甘草之“缓” 既难以抵达下焦又滞缓其他药物到达且会滞水生湿 , 不但不利于水湿的排泄反而可能会加重水湿病证 , 因此很少用到 。
需要提到的是在治疗肾脏病证的方中有一方含有甘草 , 即封髓丹(又称凤髓丹) 。 该方由黄柏、砂仁、甘草三药组成 , 最早出自元代许国祯编纂的《御药院方》 , 具有降心火、益肾水的功效 , 主要用于心肾不交、相火妄动之证 。 但甘草在方中的作用历代认识并不统一 , 仍有待讨论 。
助阳化阴
所谓药味的“合化反应” 是指两种不同的药味组合以后会产生原有药味所不具备的效应 , 这种现象既见于单味药物 , 更体现在不同药味的药物之间配伍应用上 ,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辛甘化阳”“酸甘化阴” 两大类 , 甘草因其“至甘纯甘”的特点而成为“辛甘化阳” “酸甘化阴”中甘味药物的代表药物 。
辛甘化阳
典型的配伍即为桂枝与甘草的组合 。 如治疗心阳不足、心悸怔忡的桂枝甘草汤、桂枝加桂汤、桂枝新加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 , 能够温通心阳;治疗中焦虚寒、虚劳里急的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 , 能够温助脾阳;治疗阳虚痰饮、虚实夹杂的苓桂术甘汤 , 能够温阳化饮;治疗阳虚寒凝、经脉不通的温经汤、当归四逆汤 , 能够温阳通络 。
酸甘化阴
张仲景创立的芍药甘草汤是酸甘组合的代表方剂 。 甘草与酸味药的配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阴虚津亏挛急的病证 , 典型的配伍即为白芍与甘草的组合 。 白芍、甘草药对见于桂枝汤类方、建中汤类方和四逆散类方等 。 综上所述 , 甘草之补益涵盖气血阴阳以及多个脏腑 , 尤以补益中上焦为主 , 而对肝肾则无明显补益作用 , 并且其发挥补益作用的侧重与其配伍的药物和主治病证有关 。
甘草补益作用所呈现的多样性特点与其至甘至纯、甘纯两重性的特性有关 , 也是其临床配伍应用广泛性的具体体现 。
现代研究显示 , 长期过量服用甘草可能会产生类似肾上腺皮脂激素样的副作用 , 使血钠升高 , 钾排出增多 , 导致高血压、低血钾症 , 出现浮肿、软瘫等临床表现 。
因此 , 在临床处方中 , 要充分发挥甘草的多功能作用 , 扬其长 , 避其短 , 辨证用方 , 审方用药 , 严格掌握甘草在方剂中的配伍规律 。 并非每个处方都要信手写上一味甘草 , 更不应把甘草视作可有可无之品 。 具体应用还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