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药茶 药茶的17大养生功效

说到药茶 , 这是中医与茶道相结合的产物 , 中药的作用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了 , 它对人体的副作用非常小 , 而茶道是我国的国粹 , 与传统的医学相结合 , 这样的养生保健效果将会更好 。 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药茶的17大功效有哪些吧!
养生药茶
中药对人体的副作用非常小 , 这是西方医学所不及的 。 那么中药泡茶饮用的话 , 又有什么作用呢 。
一、安神除烦
唐代陆羽撰的《茶经》中称茶能涤烦 。 五代蜀毛文锡撰的《茶谱》中称茶能益思 。 宋代苏轼撰的《东坡杂记》中称茶能除烦 。 元代忽思慧撰的《饮膳正要》中称茶能清神 。 明代李时珍撰的《本草纲目》称茶能使人神思爽 。 清代王孟英撰的《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清心神 。 此外 , 还有称茶能破孤闷 , 疗小儿无故惊厥等的 。
二、清头明目
宋代虞载撰的《古今合璧事类外集》称茶能理头痛 。 宋代周去非撰的《蛉外代答》称茶能愈头风 。 明代吴瑞撰的《日用本草》称茶能止痛 。 清代王好古撰的《汤液本草》称茶能清头目 。 清代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治头目不清 。 此外 , 还有称茶能治脑痛 。 古籍中专门讲茶能明目的很多 , 如唐代陆羽撰的《茶经》称茶能治目涩 。 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称茶能明目 。 清代沈李龙撰的《食物本草会纂》称茶能目 。 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治火伤目疾等 , 都谈到茶与明目有关 。
三、提神醒睡
如晋代张华撰的《博物志》、唐代苏敬撰的《新修本草》、清代张路撰的《本经逢源》以及《桐君录》 , 分别称茶能令人少、令人少眠、令人少寐和令人不眠 。 唐代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五代蜀毛文锡撰的《茶谱》、清代曹慈山撰的《老老恒言》 , 分别称茶能“少睡” , “睡少”和“不睡” 。 明代李士材撰的《本草图解》称茶能醒睡眠;清代王孟英撰的《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醒睡 。
除了这些 , 民间也有一些说法 , 茶不但可以促进睡眠 , 改善睡眠质量 , 而且还能够有效的缓解失眠的症状 。
四、下气消食
唐代孟诜撰的《食疗本草》称茶能下气;唐代孟诜撰的《食疗本草》、宋代虞载撰的《古今合璧事类外集》、明代缪希雍撰的《本草经疏》和王圻撰的《三才图会》分别称茶能消食、消宿食、消饮食”和消积食 。 清代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治“食积不化” 。 此外 , 还有称茶能、解除食积、去胀满者、去滞而化、养脾、食饱最宜的 。
五、醒酒解酒
三国魏张揖撰的《广雅》称茶能醒酒;宋代杨士瀛撰的《仁斋直指方》称茶能解酒食之毒;明代李士材撰的《本草图解》称茶能治酒毒;清代沈李龙撰的《食物本草会篡》称茶是醉饱后饮数杯最宜 。
六、利水通便
唐代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孙思邈撰的《千金方》分别称茶能利水和利小便 。 唐代孟诜撰的《食疗本草》称茶能利大肠 。 清代赵学敏撰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刮肠通泄 。
除了这些 , 用中药泡茶还可以有效的治疗大小便不禁 , 而且也具有利大小肠的效果和促进消化吸收 。
七、祛风解表
五代蜀毛文锡撰的《茶谱》称茶能疗风 。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茶能轻汗发而肌骨清 。 清代屈大均撰的《广东新语》称茶能祛湿 。 刘靖撰的《片刻余闲集》称茶能治小儿痘疹不出 。 此外 , 还有称茶能发轻汗 , 治四肢烦 , 百节不舒等的 。
八、生津止渴
《神农食经》称茶能止渴;唐代李肇撰的《唐国史补》称茶能疗渴 。 孙思邈的《千金方》称茶能治热渴 。 清代王孟英撰的《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治解渴 , 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治消渴不止 , 沈李龙撰的《食物本草会篡》称茶能止渴生津液 。 此外 , 还有茶能润喉 , 治烦渴、作渴之说 。
九、清肺去痰
唐代孟诜撰的《食疗本草》称茶能解痰 。 苏敬撰的《新修本草》称茶能去痰 。 元代忽思慧撰的《饮膳正要》称茶能去痰热气 。 明代李时珍撰的《本草纲目》称茶能吐风热痰涎 。 清代赵学敏撰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涤痰清肺 , 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入肺清痰 。 张璐撰的《本经逢源》称茶能消痰 。 此外 , 还有称茶能除痰 , 解痰 , 逐痰 , 化痰以及茶能治痰热昏睡 , 痰涎不清等的 。
十、去腻减肥
唐代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称茶能去人脂 。 宋代苏轼撰的《东坡杂记》称茶能去腻 。 明代李士材撰的《本草图解》称茶能解炙毒 。 清代曹慈山撰的《老老恒言》称茶能解肥浓 。 赵学敏撰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解油腻、牛羊毒 。 此外 , 还有称茶能久食令人瘦等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