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 )


至于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退出巴尔干半岛后,出于历史原因,也作为其大国地位的象征,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将影响力延伸至巴尔干半岛,意欲分一杯羹 。因此,沙俄和奥匈帝国必然会在巴尔干地区争夺势力范围 。
第二大矛盾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普鲁士经历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三场战争,最终统一了德意志地区,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共和国 。
正是这场普法战争,造成了德意志第二共和国与法兰西共和国的深刻矛盾和隔阂 。普法战争中,老毛奇率领的普鲁士军队在色当包围了当时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及其率领的法国主力 。最后,拿破仑三世被迫离开这座城市并投降 。从此,第二法兰西帝国宣告结束 。然后法国大资产阶级发动政变,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按理说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最大障碍已经消除,普法战争应该就此结束 。然而,无论是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首相俾斯麦还是总参谋长老毛奇,都认为这是给予普鲁士的一个好机会,普鲁士军队应该以他们的胜利继续进攻巴黎 。
于是就有了普法战争的第二阶段 。对于当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来说,普鲁士此举是赤裸裸的侵略,于是拿破仑时代以来的法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主义精神被激发出来,成立了国民近卫军,被普鲁士包围的巴黎爆发了巴黎人民公社运动 。但由于军事上的失败和军事将领的哗变,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不得不向普鲁士投降,为此法国要支付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并割让大部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
更让法国民众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的是,普鲁士国王加冕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的仪式在凡尔赛的镜厅举行,这无疑是在法国的血腥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虽然俾斯麦此后一直试图改善与法国的关系,但骄傲的法国人民怎么可能忘记拿破仑时代以来这样的奇耻大辱,尤其是对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的执念,让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一直痛恨德国,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害怕法国将来可能报复自己 。
第三个矛盾是当时德国第二帝国与英国的矛盾 。当然,这种矛盾并非由来已久 。相反,可以说当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为了对抗法国,一直对英国友好,意图将英国拉到自己一边 。那为什么情况急转直下?
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威廉二世,即后来被称为德国海军之父的海军部长、公海舰队司令蒂尔皮兹 。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母亲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被封为皇家公主,而两位皇帝爱德华七世是威廉二世的叔叔,乔治五世是威廉二世的表妹 。按照中国人的观念,这种关系完全是一家人 。有什么不能说的?我们必须互相斗争 。其实在当时,欧洲国家之间的政治和君主本人的血缘关系完全是两回事,在国家利益面前,血缘关系显得无足轻重 。
英国对德态度的转变始于克鲁格的电报,这是凯撒·威廉二世发给德兰士瓦省克鲁格总统的贺电,祝贺他成功镇压了詹森远征,令英国政府极为愤怒 。后来,由于威廉二世对英国最终战败的布尔战争的狂言,进一步加深了英国对德国的反感 。当然,这些事情只是让英国政府在情绪上对德皇乃至德国不满,还没有上升到把德国视为自己威胁的地步 。真正让英国感受到德国带来的巨大威胁的是德国公海舰队的建立 。
事实上,这是来自当时的第二帝国皇帝威廉二世 。归根结底是英国人自己的错 。也许是受他英国母亲的影响,凯撒·威廉二世对海军的痴迷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
早在俾斯麦执政时,他就向威廉二世建议,德国是传统的陆地强国,其陆军传统源远流长,而海军的建设却一直被边缘化 。德国一旦开始大规模建设海军,不仅会挪用原本拨给陆军的预算,导致陆军和海军因经费问题发生冲突,引发内耗,同时也会招致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大海军的英国的极度不满,这将把德国视为最大威胁,并导致英德关系恶化,不利于德国拉拢英国对抗法国的既定战略 。
无奈,刚愎自用的威廉二世终于让老谋深算的总理下课了 。在前往英国参加其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日庆典时,痴迷于海军的凯撒·威廉二世也受邀参加了皇家海军的阅兵式 。看着海面上一望无际的战舰,威武的舰炮,整齐的队列,威廉二世下定决心要在德意志建立一支如此强大的海军 。
英国人本来是想展示自己国家的强大,让到访的君主对英国产生敬畏之心,但谁想反而激发了德国孙子的野心?这只能说是命运 。就在威廉二世想要大规模建设海军,却因为对海军知之甚少而忧心忡忡的时候,后来的德国海军之父蒂尔皮兹出现了 。他向德皇提交了一份在公海上建设德国舰队的大胆而雄心勃勃的计划,恰好与德皇的心意一拍即合,于是德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海军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