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曝十寒的意思解释 一曝十寒什么意思

一曝十寒什么意思(一曝十寒的意思解释)
成语“一曝十寒”是什么意思?
成语“一曝十寒”出自哪里 , 有何历史背景和延伸典故?
“一曝十寒”是个成语 , 出自《孟子·告子上》: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 一日暴之 , 十日寒之 , 未有能生者也 。

一曝十寒的意思解释 一曝十寒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直接从字面上就能理解了 , 主要是弄明白“暴之”的意思就行了 。 “暴”通“曝” , 就是“曝晒”的意思 , 在这里是指给了充足的阳光 。
春秋战国时期 , 思想百家争鸣 , 名士在各个国家和君王中的地位也很高 , 大家都是求贤若渴 。 君主和人才之间还没有后来董仲舒搞的阶级划分那一套 , 大多是合则友 , 不合则分 。 所谓百家争鸣其实争的是君王的御民之术 , 而孟子是儒家 , 同时也是著名的辩士 , 非常善于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说理 。 这段话实际上是孟子对齐王做出讽谏 。
成语“一曝十寒”是什么意思?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 , 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 , 直接指出:“大王太不明智 , 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 , 假如把它放在太阳下晒十天 , 然后再把它放在阴冷的地方冻十天 , 即使是生命力再强的植物也会死 。 我见到齐王的机会少之甚少 , 即使给了他些良好的影响与帮助 , 但是我不在的时候 , 齐王就听信其他小人谗言 , 做出一些糊涂的主张 。 这样不持之以恒 , 不专心致志 , 又如何能不昏聩呢?”
他还用弈秋的学生打了个比喻:“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 , 他教了两个徒弟 , 其中一个专心致志 , 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认为有大天鹅飞来 , 准备用箭射鹅 。 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 , 一起学的 , 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 。 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 , 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 。 ”
后来的人就把“一日暴之 , 十日寒之” , 省掉四个字 , 精简成一个成语 , 变成今天的“一曝十寒” , 因为“暴”字如今读“爆”的音比较多 , 两字又历来相通 , 成语就直接使用“曝”字 , 省得大家在读音上出现歧义 。
【一曝十寒的意思解释 一曝十寒什么意思】反正意思也是一样的 , 就是曝露在外的意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