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掌握营销技巧的3种方法 掌握营销技巧的方法有哪些?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木桶原理 , 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 , 其价值在于盛水量的多少 , 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其最长的板块 , 而是其最短的板块 。
长期以来 , 人们多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原理 , 以说明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 , 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通常是优劣不齐的 , 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水平 。
要提高一个组织的素质和竞争力 , 要么把短板做长 , 要么把短板除去 , 以使这个短板不至于影响到整体 。
将木桶原理应用到营销实战中 , 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 尤其是对于提高营销技巧收益颇多 。
首先 , 要努力做长营销技巧这个短板 。 木桶原理提出 , 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在于其最短的板块 。 如果把整个营销系统看作是一个木桶的话 , 那么营销技巧就如木桶中的短板 , 因为它决定着营销成败的关键 , 也是营销活动中的薄弱环节 。 营销技巧是一门专门解决市场问题的艺术 , 也是真正实现从销售到营销跨越的关键节点 。 在营销活动中 , 它以各种有效的方式向目标市场传递有关信息 , 以启发、推动或创造对产品的需求 , 并引起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的综合性策略活动 。 营销技巧的关键性由此可窥一斑 。
【分享掌握营销技巧的3种方法 掌握营销技巧的方法有哪些?】近年来 , 人们对于营销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三流营销卖产品 , 二流营销卖服务 , 一流营销卖思想 。 这里的“思想” , 实际上指的就是营销技巧 。
在营销活动中 , 要真正把握好营销技巧并非一件易事 。 被公认为日本推销之神的原一平曾如是说 , 要把握营销技巧 , 必须“首先考虑自己 , 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 , 然后才能认识自己” 。
为此 , 原一平在其营销生涯中 , 曾策划每月召集一次批评原一平的集会 , 请求客户对其营销工作进行严厉批评 。 然后他把批评会上获得的改进 , 体现在每天的营销工作中 , 他的营销业绩也得以直线上升 。
由此可见 , 把营销技巧做到极致 , 不仅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 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其次 , 营销也要有舍 , 才有得 。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 , 在善于化短为长的同时 , 如果短板无法做长 , 就需要釜底抽薪 , 把短的木板除去 。 这一原理运用到营销技巧中 , 那就是说营销同样有舍才能有得 。
这里举一个例子:一个商人到一个小城去销售鱼缸 , 但这里的人从来没有在家里养鱼观赏的习惯 , 所以尽管他百般努力 , 商品也无人问津 。 商人想了一个办法 , 他找到一个卖金鱼的老头 , 以很低的价格买了五百条金鱼 , 然后把这五百条金鱼全部投放到城中的水渠中 。 水渠中突然出现了一条条漂亮活泼的小金鱼 , 这一消息立刻传遍了小城的大街小巷 , 人们纷纷拥到水渠边捕捉小金鱼 。 捕到小金鱼的人 , 自然兴高采烈地去买了鱼缸 , 那些没有捕到的人也去买了鱼缸 , 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总会捕到小金鱼 , 鱼缸迟早会用得上 。 卖鱼缸的商人尽管把售价抬了又抬 , 但鱼缸还是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
“欲将取之 , 必先予之” 。 有舍 , 才有得 , 也许这才是真正把握了营销技巧的真谛 。
第三 , 注重营销中的危机与应对 。 在木桶原理中 , 短板固然决定着木桶盛水量的多少 , 如果在没有化短为长或短板尚未除去的情况下 , 极有可能发生了意外溢水 ,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危机管理的问题 。
在营销活动中 , 危机永远不可避免 , 经常会发生出乎意料的营销危机事件 , 关键是要能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和拥有出色的应对策略 。
2006年 , 肯德基出台了一则《鼓励篇》的广告 , 讲的是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备战高考的故事 。 红衣男孩悠闲自在地吃着肯德基 , 而另一个男孩则一直用功复习 , 结果考上大学的是红衣男孩和女孩 , 而用功复习的男孩却意外落榜了 。 此广告播出后 , 遭到社会的一致抨击 , 一时间肯德基成了媒体负面报道的焦点 , 成了“不付出也能获得回报”的支持者 , 肯德基因此也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 形象严重受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