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打造品牌的5个步骤 品牌打造的步骤有哪些?

互联网时代, 营销的本质并没有变, 还是需要我们把握需求、满足需求、控制需求 。 但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打造品牌的工具和方法却一直在变化, 以前, 我们通过大规模的广告运动和推广活动让消费者知晓品牌(知名度), 然后再通过缩小范围进行有针对性的告知和推广(认知度), 这时受众缩小了, 再通过连续的有针对性的推广和活动形成美誉度, 直到忠诚度的形成, 之后形成良好的品牌联想, 最终成为口碑, 即消费者帮助我们去传播 。
互联网时代的品牌怎么做?刚好相反, 先做口碑, 再做忠诚度直到全面覆盖受众 。
以下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打在的5个步骤 。
第一步:先做极致口碑
极致口碑来源于什么, 当然是极致产品, 没有好的产品, 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 怎么做到极致呢?第一, 小而精 。 如果一年推出几百种产品, 要做到“极致”很困难, 但如果一年只推出几款产品, 就可以做到 。 第二, 界定好边界 。 品牌都要有边界, 一个品牌只能代表某类消费群, 而不能是全部的消费者, 所以要有所界定和取舍, 如娃哈哈做地产、做超市, 做童装, 甚至做白酒不会成功 。 第三, 快速革新和升级 。 任何一个顾客都不希望十年如一日看到同样一个产品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口碑的来源是超出客户的期望 。
如宜家的购物环境体验 。 我觉得, 宜家的购物体验总体是非常好的 。 到了宜家, 上扶梯你可以看到扶梯外面还有一个保护装置, 大概是防止儿童乘梯出现意外, 让人感觉很贴心;在一张床垫的旁边或者一张沙发的上面, 你会看到这样的温馨提示:请躺下(坐下)试试;而在国内很多卖场, 你会看到这样的提示:非请勿坐 。 一看到这样的“警告”, 想立马转身走掉!
第二步:由极致口碑形成忠诚度
有人说, 互联网时代是去中心化、媒体碎片化、没有权威的时代, 因为大家自身都是“权威”、是媒体, 这话无不道理 。 但我仍然认为互联网时代一样可以形成品牌忠诚, 一样可以塑造伟大的品牌 。
由内而外的品牌塑造, 更有爆发力和穿透性;由铁杆粉丝、“骨灰级”玩家形成的口碑, 带动最核心的目标用户, 完成最关键的消费群(圈子)建立 。 这些用户是种子用户, 可以不断进行向外的辐射和影响其他用户 。
第三步:忠诚度到更大的美誉度
种子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 就需要向更大的消费群进行扩容 。 实际上这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 口碑、忠诚度的消费群还是小范围的, 也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 如小米的粉丝从100人发展到1000人的时候 。 但如果要达到10000人到100000万人, 甚至百万人的时候, 我们需要怎做?
其一, 需要社会化媒体的参与 。 如微博对于陌生人之间的营销和话题性炒作或者传播效果非常好, 引发事件=在陌生人之间快速传播 。
其二, 需要最终“引流”到目标消费群上 。 一般通过活动形式开展, 如微博的抽奖, 关注转发有奖等手段, 在内容上有趣好玩 。
第四步:美誉度到更广泛的认知度
从美誉度到更广泛的认知, 其实就是要让传统媒体参与进来, 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 更广泛的覆盖消费群体 。 这一步是借助传统媒体进行传播, 特别是免费的传播, 为品牌的继续强化服务 。
举一个褚橙的例子加以说明 。
褚橙是怎么大火, 成为励志橙的呢?
经过前期周密的策划, 褚时健的曲折、励志人生、微博大V的自动转发, 褚时健的名人效应迅速放大并跟褚橙建立了联系, 也迅速成为微博热点事件, 传统媒体快速跟进, 一场免费的报道扑面而来??????
产品还没上市, 新媒体上已经沸腾了, 柳传志、王石、潘石屹、韩寒、蒋方舟等都大量转发微博和对《褚橙进京》新闻进行免费的“推广”, 潘石屹和柳传志还适时推出了潘苹果和柳桃(猕猴桃) 。
柳传志说:有佳果与梦想相伴, 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
王石在微博上转发《褚橙进京》新闻报道, 并引用巴顿将军的话评价褚时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 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 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
第五步:认知度到全部受众的知名度
经过以上的四个步骤, 基本完成了互联网时代的品牌打造 。 最后是需要线上和线下的结合, 打造成为一个全社会有影响力的品牌 。 这个时候需要央视等全国知名的传统电视、杂志、报纸等媒体平台的参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