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叫你“妈妈”还是“妈”?一字之差,差别竟然这么大!

你的孩子叫你妈妈还是妈?
自从女儿会说话开始, 她就像个跟屁虫小喇叭一样每天在我身后喊着妈妈、妈妈、妈妈……
“妈妈, 我饿了 。 ”“妈妈, 我要上厕所 。 ”“妈妈, 陪我一起玩 。 ”……
我向闺蜜吐槽我们家的女儿, 闺蜜却回怼我:
“你这是‘幸福的烦恼’ 。 最近几天我儿子都直接叫‘妈’了, 我突然觉得他长大了,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 那一刻我真的好失落!”
我看着失落的闺蜜, 突然回想到不久前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热搜, #从妈妈改口到妈的岁数#
没想到的是, 喊“妈妈”还是喊“妈”, 竟引来了4亿的阅读和3万多的讨论......

你的孩子叫你“妈妈”还是“妈”?一字之差,差别竟然这么大!

文章插图

被喊“妈妈”的人说:
● 不管孩子多大年纪, 只要还喊我妈妈, 我都觉得她还是个小孩 。
● 宝宝马上要上幼儿园了, 每天听着他奶声奶气地喊“妈妈”都觉得特别幸福 。
● 女儿去年去外地上大学了, 现在那声“妈妈”也只能通过手机视频才能听到了 。
被喊“妈”的人说:
●儿子从小学开始好像就改口叫“妈”了, 现在上大学了, 好像连“妈”都不爱叫了 。 有点失落 。
●我家孩子好像每次和我闹不愉快之后就喊“妈”, 平时喊“妈妈”比较多 。
●喊“妈妈”的时候感觉比较亲切, 喊“妈”好像有一点陌生的感觉 。
我回想着妹妹的每一声妈妈, 虽然有点烦, 但好像甜蜜占了上风 。
细细想来, 闺蜜的担忧好像并不是杞人忧天 。
如果有一天妹妹也突然喊“妈”而不是“妈妈”了, 我应该也会很难过吧 。
不过, 虽然孩子的改口对家长来说心里会感觉空落落的, 但这并不代表着亲子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 。
相反, 从“妈妈”到“妈”的改变, 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 都是必经的成长过程 。
别难过
从“妈妈”到“妈”, 是孩子在渴望独立
知乎上有一个网友回忆:
孩子改口或许是送他去上小学的那天 。
他背上新买的书包, 换上校服, 我牵着他, 他像个小男子汉一样向学校走去 。
快到校门口时, 他突然转过身, 向我挥挥手, 说了一句, “妈, 再见 。 ”
我愣了一下, 因为平时都喊我“妈妈”, 那是他第一次叫我“妈” 。
我笑着向他挥挥手, 送他进了校门, 我知道, 从那一天开始, 他长大了 。
我们的孩子, 正在渴望着独立, 正在摆脱对我们的依赖, 正在逐渐长大 。
心理学上, 有一个“依恋理论”, 其中说道:
孩子心里的妈妈有两个:内心中的妈妈 vs 现实中的妈妈 。
内心的妈妈, 指的是孩子潜意识里对于一个“无限爱自己、无限支持和温暖自己、无限安全”的理想成人的印象;
现实中的妈妈, 则是实际照管生活、管束纪律、有掌控力的成年人 。
在刚步入这个世界时, 陪伴她左右的是「内心的“妈妈”」, 而等他长大后, 我们扮演的更多的是「现实中的“妈”」 。
尤其是随着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的与日俱增, 孩子越来越不需要那个“内心的妈妈”, 因为孩子自己, 也正在成长为那个无限爱自己的人 。
当然, 孩子也不想再像小时候那样, 处处都需要被妈妈呵护着 。
这时候, 我们就该顺应他的自然发展, 适时地学会放手, 逐渐降低对孩子的参与程度, 给予他更多的个人空间, 鼓励他一步步走向独立 。
别担忧
从“妈妈”到“妈”, 是一场你与孩子的彼此成就
所以,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孩子改口了, 真的不用慌张, 也不要难过 。
因为从叠字妈妈, 到单字妈, 是妈妈的放手 , 也是专属于妈妈和孩子间的一场“成人礼” 。
妈妈要做的, 就是陪伴、关怀和以下三点:
①给孩子足够的私人空间
孩子总要成长, 他们总要去拼去闯, 去开拓自己的世界 。
他们的羽翼逐渐丰满, 也会逐渐离我们而去 。
作为家长, 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 足够的私人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这个世界 。
②尝试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妈妈, 这个怎么做?”“妈妈, 这个是什么?”“妈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