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孩子幼时对父母的依恋都有哪些类型, 哪种依恋关系是安全的, 依恋关系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早前的一场心理公益讲座上,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教授胡平为家长们讲授了“早期依恋关系对终身人际关系的影响” 。
佳佳是一位让家长很“省心”的孩子 。 第一天来上幼儿园时一声都没有哭, 还跟爸爸妈妈再见, 似乎爸爸妈妈在与不在对她不产生任何影响, 她能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下午爸爸妈妈来接她, 她也不理会, 有时也会冲着爸爸妈妈笑笑, 然后继续玩自己玩具, 直到爸爸妈妈拉她的手回家 。 佳佳的爸爸妈妈很骄傲地说:“我们家佳佳从来都不粘任何人 。 ”
胡教授分析说, 佳佳对妈妈的依恋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 。 这类幼儿的妈妈在场或不在场对幼儿的影响不大, 妈妈离开时, 幼儿也并不表现出分离焦虑 。 妈妈回来了, 他们往往也不予理会, 有时也会欢迎妈妈的到来, 但只是短暂的, 接近一下就又走开了 。 这种幼儿接受陌生 人的安慰就像接受妈妈的安慰一样 。 这类幼儿看似很乖不粘人, 但实际上却是未形成对人的真正依恋, 所以有人把这类幼儿称为“无依恋的幼儿” 。 这类幼儿会玩、 好动、脾气暴躁、容易冲动、攻击性较强 。
【千万别忽视孩子幼时对父母的依恋,直接影响孩子的终身人际关系】
文章插图
形成回避型依恋的幼儿主要和母亲的教养方式有关, 这与母亲对幼儿不敏感、不理会、拒绝、干扰的教养方式有关, 尤其是拒绝和不敏感对幼儿形成回避型依恋有很大的关系 。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幼儿, 久而久之会对周围的事物报以不理会、不敏感、不依恋的态度 。 值得注意的是, 回避型依恋的幼儿易成长为具攻击性行为的个体 。
胡教授指出, 依恋关系是指出生第一年照顾者和婴儿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 。 这种关系会形成儿童应对外部世界的内部工作模式, 这种内部工作模式将影响儿童在成长期以及成年后的人际关系 。 但是, 幼儿与照料者的依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 幼儿个性具有相对的可塑性, 年龄越小可塑性就越大 。
文章插图
依恋关系可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 。
依恋的发展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是婴儿与母亲相互作用的产物 。 要使婴儿获得安全型依恋, 母亲或看护者必须经常关心婴儿正在做什么, 当婴儿发出各种社会信号时, 应积极给予敏感的反应, 并要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的行为, 而不能把自己的行为习惯强加给婴儿 。
要使幼儿获得安全型依恋, 照顾者必须学会合理养育幼儿的行为方式 。 首先, 对幼儿发出的各种信息应敏感地及时做出反应, 并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反应, 照顾幼儿时要温柔细心 。 例如:孩子在哭闹时一定是有需求没得到满足, 此时, 家长要及时用恰当的方式做出反应, 尽量不要采用不理会或威严拒绝的的方式 。 其次, 要多陪陪孩子, 在与孩子接触时, 尤其在指导幼儿时, 应充满热情和鼓励 。 不能冷冰冰地满足幼儿需要, 要让幼儿感受到妈妈的关爱 。 可见, 要使幼儿获得安全的依恋, 照顾者必须学会合理养育幼儿的行为方式 。
文章插图
胡平教授认为, 抚养者与儿童正常依恋关系的缺乏可能会导致儿童严重的心理障碍 。 如果儿童早期缺乏社会性刺激, 缺乏关心、爱抚, 儿童就难以建立对任何人的依恋, 这种早期情绪生活的缺乏将对儿童今后的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 。
有研究证明, “幼年缺乏母亲照料”的猴子当了母亲时, 它们要么情绪冷漠, 不会照料或保护幼猴, 要么对自己的孩子滥施暴力, 伤害它们, 有些甚至造成幼猴的早夭 。 研究还发现, 在12或18个月是安全依恋的儿童, 到了2岁时就比那些非安全依恋的儿童能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大的兴趣解决提供给他们的问题 。 当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时, 也较少发脾气, 更多地接受母亲的帮助 。 安全依恋的儿童比较自重, 热情高, 积极性情感较多, 而消极性情感较少, 他们较少发牢骚, 攻击性也较弱 。
专家认为, 依恋对儿童和动物的早期成长非常重要, 6个月至3岁是幼儿依恋关系形成的关键期 。 良好的依恋关系, 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调节机制 。 在婴儿早期, 照顾者能经常给予拥抱、抚触等接触, 就会帮助婴儿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 。
推荐阅读
- 比起打骂,孩子更害怕父母做这几件事!别给孩子一生的阴影!
- 感动女生的情话
- 底仓和建仓什么区别 什么是建仓
- 简支梁和连续梁区别 什么是连续梁
- 聪明爸妈和普通爸妈的11个区别
- 手相要这样看运势,别说我没有告诉你
- 【健康知识】松花蛋和皮蛋的区别 松花蛋一次最多吃几个
- 这5种类型的女生,兄弟们千万不要错过!
- 和投档线的区别 省控线是什么意思
- 肛门闭锁的鉴别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