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手抄报资料:袁隆平一生主要成就( 二 )


2018年5月22日, 位于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的有机覆膜直播试验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 测得亩产1065.3公斤, 创下海南省水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50] 。
2020年11月2日, 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进行的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了亩产1530.76公斤, 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晚稻品种“叁优一号”911.7公斤, 超过了1500公斤的预期目标 。 比数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次测产充分展示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更加契合实际生产的特点, 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高产、抗病、抗寒、抗倒等特点是第三代杂交水稻相比前两代普遍具备的优势, 这也是这次测产在极端天气的不利条件下, 还能够突破双季亩产1500公斤的关键原因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三代杂交水稻项目主持人李新奇) 。
教学成果
袁隆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 。 袁隆平30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 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 。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先后在境内外举办了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 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中国家约2000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 [4] 。 学生有邓华凤研究员 [52] , 黄培劲 [53] 。
1980年5月, 袁隆平应美国邀请赴美进行杂交稻制种技术指导 。 9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举办杂交稻技术国际培训班, 袁隆平作为主讲人给来自10多个国家的专家讲授杂交水稻方面的主要课程 。 翌年9月, 又连续举办第二期 。 10月, 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技术指导与合作研究 。 2003年, 袁隆平指导博士生开展远缘物种基因组DNA导入水稻的研究, 将一批外源DNA转基因进入水稻 。
主要贡献
1、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 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 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 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 。 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 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 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
2、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 。 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 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 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 。 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 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 三是突破了制种关, 过去的研究认为, 水稻异交率仅2.4%, 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 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 1973年放弃, 原因也就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 。 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制种产量逐渐提高, 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
3、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 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 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杂种优势水平上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优势越来越强, 促使杂交水稻一步一步向新的台阶迈进 。 这一思路已被国内外同行采用, 并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 。
4、袁隆平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 。 如1989年在两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 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 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 。 后来又研究并提出了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 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并推广应用 。 他1987年起担任“863”项目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专题责任专家, 主持中国性协作攻关 。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 两系杂交稻比同熟期三系杂交稻增产5%~10% 。
5、袁隆平设计出了以高冠层、矮穗层和中大穗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连续取得重大进展 。 1997年, 袁隆平又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 。 已于2000年、2004年、2012年分别实现中国超级稻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 。 2013年, 他启动了百亩示范片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攻关, 计划到2020年前实现目标 。 同时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 促进科技成果的生产应用 。 自2007年以来取得巨大的增产、增收效应, 中国已有7个省市实施, 其中湖南省全省参加的县(市、区)由20个增加至2012年50个, 面积达882万亩 。 截至2012年, 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 增产20多亿公斤, 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新的贡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