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 , 我会很不忍 。 比如下面这种时候 。
早上我看到一个未接来电 , 一条未读短信 , 两者都是来自同一个朋友 。 短信里说:我知道昨天你睡得很晚 , 打搅你不好意思 。 如果我有说的不妥的地方比较俗的地方触动你了 , 我道歉 。 我尽量不聒噪 , 你别烦了 , 我最近不说话了还不行吗?
【别让孩子为你的负面情绪买单】事实上 , 我挺喜欢和感谢这个朋友的 , 她所说的和我的事实完全没有相关 。 让我不忍的是她这样看待问题 。
在她并不了解我为什么晚睡的情况下 , 她认为是她打搅了我;在她不了解我怎么看待她和我的交流之前 , 她假定“不妥、俗的地方触动我”并道歉;在她不了解我心情的情况下 , 假定我烦 , 并用“不聒噪、最近不说话”的改变来请求我不烦 。 好像我怎么样都和她有很大关系 , 我要是不开心、烦 , 都是因为她不好 。
不明究竟就假定对方生气(烦) , 然后怀疑是自己的错 , 并提前道歉或试图澄清 。 心理学上管这叫“捡情绪垃圾” , 这是我近期遇到的最近距离的捡情绪垃圾 , 发生在我的朋友身上 , 我不忍得有点心疼 。
文章插图
孩子比较容易认定爸爸妈妈不高兴都与自己有关
我妈妈就是“捡情绪垃圾”的资深人士 , 作为她的小孩 , 我也不乏这方面的影子 。 “捡情绪垃圾”对我来讲不是陌生的事情 。 这其实是人群中常见的根源自童年的一个应对模式 。
人小的时候 , 作为一个孩子的时候 , 有一个认知特点就是“自我中心” , 看不到全局 , 并以为外在发生的事情都与自己有关 。 比如看到父母吵架会觉得是自己不好 , 父母要离婚认为是自己不乖 , 很多小孩都会对父母说 , 你们别离婚了 , 我好好学习 , 不让你们生气还不行吗?
本身孩子就是这种认知方式 , 另一方面 , 大人很常见的话就是“你真让我生气!”“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心!”其实 , 父母吵架、离婚是和孩子无关的 , 没有父母会为孩子离婚 , 父母所谓“为孩子吵架” , 其根源也不是因为孩子 , 而是因为父母内心的观点和期待相冲突;父母说“你真让我生气”“你让我不省心”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 “你真让我生气”事实上是“你这么做 , 我很生气” , 前者是被动的 , 后者是主动的 , 实际上所谓父母因为孩子生气的过程是这样的:孩子做了某事→父母如何看待→父母有某种情绪 。
让父母生气的并不是孩子 , 是父母对事情的态度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的行为是直接决定父母高兴还是生气的 , 都是要经过父母内心的评价、解释才导致父母的情绪 。 比如 , 一个孩子淘气 , 如果父母觉得这打扰了他或者让他不好管 , 父母就会讨厌孩子的淘气 , 父母就会因此生气;如果父母从中看到的是孩子的活力和创意 , 父母就会欣赏孩子的淘气 , 父母会因此而高兴 。 林肯的儿子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往父亲的帽子里拉大便 , 这可能在很多人那里是简直不能容忍的 , 可是林肯哈哈大笑说儿子有创意 , 林肯童年恨透了父亲的粗暴和苛责 , 所以他形成了一个父亲应该很宽容很温和的观念 , 在这样的观念下对孩子的这个淘气就会感觉很搞笑很好玩 。
所以 , 没有一件事注定让我们开心或者生气 , 即便是死亡也不是所有人都因此而恐惧和悲伤 。 我们遇到某件事 , 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 , 近乎光速的一瞬间就高兴或生气 , 那是因为我们对于什么应该生气什么应该高兴内化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 结果像条件反射 。 这就是人的头脑的属性 , 多次重复导致自动化 ,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本质上就是多次重复导致的自动化 , 第一次时大脑通过思考作出反应 , 第二次就不那么需要思考或者思考的时间变短 , 第三次就更短 , 到第一千次短的让我们感觉不到 , 这和我们看电影感觉不到是在看图片一样 , 实际上那就是一桢一桢的图片连起来放的 , 只不过间隔的时间太短了超出了我们眼球的反应 , 我们就感到是连在一起 。
推荐阅读
- 有哪些线索意味着孩子很可能患有「语言障碍」需要及早治疗干预?
- 朋友们,请不要夸我孩子漂亮
- 姥姥带孩子的故事,莫名的戳中泪点
- 别在朋友圈发你的孩子,没几个人真正喜欢他
- 查公司查企业用什么软件 天眼查别人能看到记录吗
- 怎么查别人话费余额 手机话费能干什么
- 手相手心有井字纹的人与其他位置上出现有井字纹的情况差别
- 2022年廿八午时出生的新生儿取名参考,让人惊艳的名字
- 普通朋友和挚友的区别 挚友什么意思
- 哄女孩子高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