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被7所世界名校争相录取的妈妈,这样看待孩子的成绩!( 二 )


中学生的家长不该继续当书童
孩子上中学以后 , 我很少像他们小学时那样 , 常常为了帮忙班上的事去学校 , 但由于长期担任家长代表 , 偶尔有事必须去学校时 , 我总是很害怕在校门口碰到一些天天到学校报到的妈妈 。
其中一位别班的家长 , 孩子成绩很好 , 常常名列前茅 , 每次在校门口遇见 , 她多半正在和另外一两位妈妈讨论前一天发回来的某一张考卷 。
有时她会把我叫住:“高妈妈 , 昨天发回来的生物考卷 , 第一张第九题选择题答案有问题 , 你知道吗?正确答案是B , 可是C应该也可以 。 我已经帮他们查过课本和参考书 , 我认为……”
通常我只能一脸茫然地回说:“不知道耶 , 我完全没看考卷内容……”然后快步“落跑” 。 一方面为自己似乎是个很“混”的妈妈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 另一方面也担心别人认为我装模作样 。 明明两个孩子成绩都不错 , 在家里一定严格督促 , 却爱在别人面前假装没管小孩 。
我见过好些像这样念书比孩子更认真的父母 , 即使到了中学 , 还是天天在家管理小孩所有的功课细节 , 研究过滤每一张考卷 。 但在我看来 , “盯”功课、管孩子应该是有阶段性的 , 目标是帮助孩子尽快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 , 父母不该到孩子已经初高中了 , 还继续当书童 , 孩子可能因此养成依赖性 。 不过 , 带老大时 , 我并没有清楚的概念预知什么时间点该怎么做 , 就是边看边走 , 自己观察孩子的自理能力已经差不多 , 就逐渐放手 。
别动不动就说孩子叛逆 , 是你该放手了
孩子小学三年级以前 , 父母的影响力大 , 我们的指令和建议 , 孩子比较愿意听从 。 到了四年级 , 尤其是女孩子 , 伴随着一些青春期发育带来的生理变化 , 自主意识就变强了(男孩子通常会慢一点 , 开始的时间约在初中一年级) 。
我比较记得的是 , 之前我给女儿什么课外书 , 她就读什么 , 但小学四年级以后 , 我则清楚感受到她开始有比较强烈的偏好 , 尤其爱读惊悚推理小说 , 至于她完全没兴趣的主题类别 , 就很难强迫她接受 。
这是孩子随着生理变化学习独立自主的正常现象 , 家长要有心理准备调整心态做法 , 不应解读为“孩子变叛逆 , 开始不听话了” 。
因此 , 十岁左右是一个自然转变的时间点 , 跟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 , 在这之前就要打好基础 。 比如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 父母必须早早建立权威 , 但不是一味地高压 。 待孩子习惯养成后 , 做家长的再依状况 , 一点、一点地放手 , 孩子会觉得父母越来越好相处 , 整个转移过程就可以很顺畅 , 不会有太多冲突 。
我整个概念就是从小到大 , 由紧到松 , 因为好习惯不严格是养不起来的 。 小学高年级以后 , 我不再过问课业细节 , 只提醒孩子们学习若有困难 , 无法自己解决 , 一定要来找我商量 。
女儿上高中一年级时 , 念书还算轻松愉快 , 但高二的第一次考试后 , 她便有点懊恼地对我说:“高二科目变多了 , 考试复习一个礼拜时间好像不够 。 ”
从那时起 , 她就自动把考试的准备时间提早为两周 。 两个孩子初高中以后 , 读书和应付考试都完全自己负责 。 俗话说:“授人以鱼 , 不如授人以渔 。 ”父母“跟踪”功课的目标和方法正确的话 , 就像是给孩子一支钓竿 , 亲身示范钓鱼的技巧与方法 。 短短两三年时间的密集基础训练 , 足以让孩子未来具备自制钓竿、拓展渔场的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