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 老人成了“育儿主力军”
改革开放之后, 由于社会竞争加剧, 生活压力加大, 加之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许多老人不得不帮着带孩子 。
文章插图
造成“银发一族”坚守在“育儿第一线”的原因有很多, 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点 。
第一, 老人育儿节约了家庭成本 。
改革开放后, 市场经济到来, 许多单位的托儿所陆续取消, 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 。 考虑到社会竞争、生活成本等现实因素, 许多父母双方不得不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 以维持生活质量 。 为了节约育儿成本, 也为了降低保姆等“外人”育儿的风险, 城市中已退休的老人们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育儿及时雨” 。
第二, 城市女性的工作理念在强化 。
在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 “男主外女主内”, 社会分工明确, 既避免了社会竞争的剧烈, 又可以时刻保证“家庭”这个小圈子的有效运转 。
但是,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 新中国成立之初宣扬的“解放妇女”的口号得到了来自西方“平等主义”理念的加强, 使得许多年轻女性不愿意为育儿而放弃自己已有的工作, 这种情况在“高学历、高工资、高职位”的“三高”女性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
第三, 老人们没有丰富的老年生活, “孩子的孩子”成为了心灵寄托 。
当今社会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老人们的心理孤独在他们之 前工作时体现的并不明显, 但一旦退休, 空闲之时, “被遗弃感”会逐渐加强 。
为了驱赶这种强烈的孤独感, 也为了享受传统理念中“儿孙绕膝”的满足感, 他们会“主动请缨”, 主动承担照顾孙子孙女的责任 。
随着社会生育年龄的推迟, 他们中的一些人还会“催婚”、“催生” 。
第四,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了人口流动, 许多留守儿童只能由留守老人照顾 。
由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许多西部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 如果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 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他们, 开销增大, 并且户籍制度和学籍制度还给孩子入托、上学带来诸多不便, 因而权衡之下, 只能把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抚养 。
第五, 部分老人担心此时不带孩子, 以后没人赡养 。
由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养老制度非常不完善, 许多老人, 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老人, 没有养老金和相应的养老保障, 还停留在“养儿防老”的阶段, 因此会担心此时不为自己的孩子出一把力, 当自己老了需要人照料时, 自己的孩子不赡养自己怎么办?
文章插图
国外的爷爷奶奶也带孩子吗?
对比国外, “老人带孩子”可以算的上是“中国特色”的育儿方式 。
在欧美和日本, 虽然老人们也偶尔看护孩子, 但老人的工作只是在年轻妈妈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偶尔带会儿孩子, 绝对不是育儿的主力, 主要因为三个方面 。
第一, 国外老人的理念是“享受生活” 。
国外的大部分老年人认为, 自己辛苦了一辈子, 为工作和家庭做了很多努力, 好不容易等到孩子们都独立了, 自己也退休了, 应该利用剩下的时间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去实现自己早年的兴趣或愿望 。 因而许多老人在退休之后会去旅游或者重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
第二, 国外老人和子女的独立意识普遍都很强 。
重视自立, 不依靠别人独自照顾自己的生活是人们普遍的观念, 因而对于年轻父母而言,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天经地义”, 育儿不是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日本也是如此 。
所以在欧美和日本的街头、超市, 经常可以看到年轻的父亲或母亲背着一个, 推着一个, 手里再拉着一个孩子 。
并且, 老人也没有跟自己的孩子住在一起的理念 。 在西方国家里, 老人们只要还能自己照顾自己, 即使80、90多岁仍然自己居住, 不会像中国老人一样, “住家保姆式”地为自己的孩子洗衣服做饭, 照顾“孩子的孩子” 。
第三,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国外的年轻父母带孩子没有顾虑 。
与中国现阶段相比, 发达国家的父母双方的育儿假都比较长 。 以加拿大为例, 新生儿母亲可以有加起来52周的产假和育儿假, 部分省份的育儿假更长 。
日托中心十分常见, 父母的育儿假结束后, 孩子差不多也一岁了, 之后可进入日托中心, 且享受政府的补贴, 既减轻了家庭负担, 又能让职场女性做到“工作”和“育儿”的“两全”, 解决了她们的后顾之忧 。
推荐阅读
- 只需3招,有效管教孩子
- 孩子常犯错?教你一句话就搞定
- 陈坤和他的儿子:没妈的孩子也不会像根草!
- 和孩子之间的11张趣事图,只有妈妈能体会!
- 喂饭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你别不信!
- 考试季来临,别再盯孩子啦!要先学会给自己解压!
- 孩子可以分分钟被骗走?这段话震惊所有人……
- 别让孩子觉得你工作只是为了赚钱...
- 父母吵架别撇下孩子
- 俞敏洪:你的幸福观决定孩子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