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离》:留学与否不重要,家庭格局才重要( 二 )


而小宇,完全遗传了爸爸的进取特质,是三个孩子里最敢作敢当,有主见,也敢于承担责任,表达真实的自己,不拘泥于规则,目的导向性人才 。

《小别离》:留学与否不重要,家庭格局才重要

文章插图
《小别离》:留学与否不重要,家庭格局才重要

文章插图

这一切,都是在出国之前,整个的家庭环境、父母层次和自身性格赋予他们的 。
出国固然会改变很多东西,但家庭的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单独事件,可以彻底磨灭 。 家庭影响,是一切故事相加的化学总和 。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低龄留学,但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尊重 。
不知道剧情往后会如何发展,但对于低龄出国,我其实有过自己的思考 。
我的一个学霸女友,曾经是我的采访对象,15岁去了美国麻省著名的泰伯高中,然后从普林斯顿毕业,回国创立了一个帮助中国孩子低龄出国留学的机构 。
她跟我讲了两件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
第一件事,百分之八十的家长来咨询她孩子该不该低龄留学的时候,说的话都类似,三句话——“我们就想让孩子去哈佛、斯坦福、剑桥,别的不去”,“你让孩子怎么做,我们一定配合,”“钱不是问题 。 ”
《小别离》:留学与否不重要,家庭格局才重要

文章插图

这三句话指向什么?
一,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低龄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时尚,身份的象征,功利心很强;
二,他们认为,出国之后通向的常青藤大学,看重的依然是孩子懂事、分数高,殊不知这是体育、艺术、奉献精神、过往社会经历甚至心理素质的总和;
三,对,没钱是很难低龄出国的;但他们不知道,如果只有钱,也会毁灭孩子 。
《小别离》:留学与否不重要,家庭格局才重要

文章插图

第二件事,低龄出国,只有部分孩子可以很快适应异乡的孤独、文化的断层、整个教育导向的颠覆,出现抑郁症、被遣返的不在少数 。
低龄出国,不是一件到初中才一拍脑瓜决定的事,说得严肃点,这是一盘从幼儿园要上私立还是公立这个问题开始,要布的一盘很大的棋 。
她告诉我一个真实故事 。 一个在山西当地县城成绩很棒的孩子,爸爸是开矿的,有钱,渴望孩子弥补自己文化的缺陷,执意将孩子送出国 。 她作为顾问多次规劝,孩子从小在农村大家族环境长大,英语也不够好,爸爸死活不听 。
《小别离》:留学与否不重要,家庭格局才重要

文章插图

孩子15岁去了寄宿私立高中,完全跟不上进程,因为衣着打扮和生活细节成为笑柄,寄宿学校严格的军事化管理隔绝了与国内亲情的沟通 。 这个当地的快乐小学霸,最后选择自杀 。 虽然救回一条命,但回国后,朝气永不复返 。
有钱的家庭一定能富养孩子吗?我还是那句话,视野、文化和自我教育太重要,这一切与财富相加,才是一个健康的循环环境 。
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孤立的财富,是父母整个的格局 。
曾经我一度也把外国的月亮看得非常美,直到自己工作关系,接触到了大量精英海归、ABC和华裔,他们当然有与众不同的特质,但我也看得出,每个人在自己的维度,依然免不了各自的挣扎 。
想凭借把孩子送出国,来维系整个家庭的阶层流动,是父母天真而偷懒的想法 。
以及,我始终认为,与其真的那么担心孩子未来的阶层,有那个动力,还不如把自己现在的阶层搞牢固点 。
看看所有富过三代的人,财富的保值是顺其自然传承的事,绝非一场豪赌 。
《小别离》:留学与否不重要,家庭格局才重要

文章插图

《小别离》,还没有看完,说的话也都有些臆断 。 只是看到连海清扮演的董文杰这样的中产妈妈,都陷入那么强烈的教育焦虑中,我非常感慨 。
我们都太没安全感,如履薄冰,觉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但其实输赢交替,就是人生常态,用力过度,只会适得其反 。
《小别离》:留学与否不重要,家庭格局才重要

文章插图

以动态观点看待孩子的成长,别刻意放大某一件事的意义 。
小别离,来自龙应台的名言,所有的爱都指向永恒,唯独我们和孩子的爱,指向别离 。
我想补充,但最后我们会发现,人的一生终于在找一条回家的路 。
等到孩子们回首去看,他们一定会明白,影响他们最大的,不是走出去那些路,而是这一生,与父母共度的所有时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