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怎么样(陶瓷的介绍)】《古瓷之光》是一部新近出版的,从美学鉴赏的角度,以朝代为顺序,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多方面解读中国陶瓷艺术史上77组珍宝独特魅力的陶瓷文化科普读物 。和古玩收藏家不同,这本书的作者涂睿明是一位著名瓷人、陶瓷文化研究者、作家 。因此,他对这些陶瓷珍宝的介绍,在阐述它们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更突出了它们的造型、工艺、色彩、纹饰、绘画等美学特色,令读者可以从中学会如何欣赏陶瓷之美,进而提升艺术与审美的感受力 。
涂睿明著《古瓷之光》
正如涂睿明在《古瓷之光》的序言中所述,很多文物爱好者都是从收藏价值的角度陶瓷珍宝,“其被的原因仅仅是其背后写满传奇的故事 。人们的,并不是它的美 。”他希望借助这本书,通过一件件陶瓷史上的杰作,让读者们能够领略陶瓷无限丰富的美 。而陶瓷之美包含着造型之美、绘画装饰之美、材质之美以及工艺之美,更包含着生活之美 。他所挑选的这77组陶瓷艺术品,从不同的侧面代表和展现着中国陶瓷惊人而无穷的魅力 。
我会对这本《古瓷之光》感兴趣,是因为我妈喜欢陶瓷艺术品 。她不仅自己去过世界各地的一些博物馆欣赏,也带着我去过台北故宫等,还参观过国内一些陶瓷展会 。当然,她也买过一些她喜欢的陶瓷制品,诸如兔毫盏、白瓷茶具等 。但参观博物馆或看展览就算是完全自己掌控时间,也只是走马观花,听听简单的讲解,很难认真欣赏每一件作品 。更不要说有时还是跟团游,连展品的文字介绍都可能没时间细读 。因此,我很期待通过《古瓷之光》这本书,学习一下如何以美学视角鉴赏陶瓷艺术品 。在书中,涂睿明点评的77组陶瓷艺术品都是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珍品 。看过他的文字描述,那些原本在我看来可能更具历史收藏价值,却并不是我喜欢的陶瓷艺术品也多了一点独特的魅力 。
整本书介绍的77组陶瓷艺术品中,我最喜欢的要属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白釉番莲纹玲珑碗 。如果没看这本书,我也会很喜欢这个碗,因为我一直很喜欢带镂空元素的设计 。不管是衣服还是雕刻品等,镂空效果带来的层次感都很令我着迷 。而这个碗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平时看来它只是一个简单、纯净的白色瓷碗,没有繁复的装饰 。但用灯光一照,可以看到镂空的效果,配合精美的番莲纹,使得整体显得既低调、内敛,又高雅、脱俗 。除了阴影的部分,尽管只有灰白与白,不过白中却呈现出一种无限丰富感,这恰恰是玲珑瓷创造出的奇特效果 。
据涂睿明在书中介绍,玲珑瓷的技术就是在镂空的部分再填上釉,烧成之后空的部分也被釉层盖住,镂空处不再是空,但光照之下又仍然是空的效果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种极为常见的青花玲珑瓷,就是在此基础上量产化制作出来的 。令我感到有点遗憾的是,书中涂睿明在讲述玲珑瓷时,并未提及对于玲珑瓷的釉,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讲究?太薄或太厚的釉,会对透光效果产生怎样的影响?
清乾隆白釉番莲纹玲珑碗(《古瓷之光》书中配图)
《古瓷之光》一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知识点是关于红釉、釉里红和填红的区别 。包括我妈在内,和很多人一样,我们原本只知道红釉和釉里红,好像还是第一次听说填红 。据涂睿明在书中介绍,填红是先在素胚上覆盖一层透明釉,然后再把图案部分的釉刮去,紧接着填上红釉,最后进行烧制 。同时,涂睿明还指出,历史上大多数时候,人们都被“欺骗”了,甚至今天故宫博物院的展签上,仍然把填红当成了釉里红 。在我看来,填红的颜色显得更加厚重一些 。
明宣德填红釉三鱼纹高足碗(《古瓷之光》书中配图)
和填红比,釉里红更珍贵主要是因为烧造太难,它对温度和氛围非常敏感,过或不及都烧不红 。过了,有时甚至完全没有颜色,“飞”了;火候不到,则易变黑变灰 。此外,釉里红还易流动,不容易画线 。因为画得再精准,烧时颜色稍一流动,线就模糊了 。我妈买过两个青花釉里红的笔洗,两个笔洗的红色图案部分的颜色,和书中介绍的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牡丹图瓶的红色比,都可以算是“釉里灰”了 。真的是不比不知道,单看笔洗的图案红里透着灰,也是可以接受的美 。一比才发现,关键正是在红色部分的色彩上 。牡丹图瓶的红色部分也并不是艳红,而是纯净、淡雅的红,但笔洗与牡丹图瓶的红色差距太大了 。
推荐阅读
- 滴滴怎么样(滴滴车主怎么样?)
- 恢复怎么样(恢复什么)
- 办怎么样(县委办清闲科室)
- 威海怎么样(威海很穷吗)
- 国家怎么样(最不发达国家)
- 做的怎么样(做得像什么填词语三个字)
- 怎么样运动(坚持运动锻炼身体的好处)
- 摄影怎么样(大学学摄影专业怎么样)
- 怎么追比自己优秀的女生?
- 如何追自己喜欢的女生,她最后才会选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