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与娃哈哈的时代挑战 娃哈哈宗庆后( 二 )


1978年 ,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 。33岁的未婚大龄青年 , 宗庆后终于结束知青的上山下乡 , 回到杭州 。但是 , 即使回到了城市 , 依然找不到工作 。
他去了一家校办厂做工人 , 每天的工作是糊纸箱 。后来 , 厂领导看到了他的才干 , 让他做供销员 。他的任务是用一辆板车 , 去各个学校推销课本和雪糕 。
后来 , 他又向杭州电器仪表厂毛遂自荐 , 推销电子仪器 。但是每一次尝试都处处碰壁 , 遭受白眼 。
42岁的中年男子宗庆后 , 苦不堪言的底层生活使他更加寡言和沉默 。孤独的岁月里 , 他习惯了将不如意压在心里 , 习惯了将一切慢慢消化 , 等到第二天太阳升起 , 又是崭新的一天 。
1987年 , 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 , 在城市的企业中 , 承包责任制开始兴起 。首当其冲的就是效益连年亏损的小企业 , 成为第一批以承包经营的形式交给个人经营的企业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决定以2万元的价格 , 将“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承包出去 , 宗庆后决定放手一搏 , 最后竟然以10万元中标 , 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

经营部在宗庆后的带领下 , 干得风生水起 ,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 就赢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 , 甚至“宗庆后”三个字 , 就是这个经营部的活字招牌 , 老客户都认准了宗庆后 , 人实诚 , 买卖也实在 , 大家愿意与这样的人做生意 。
那时候的一胎政策 , 让孩子成为全家的宝贝 。宗庆后从校办企业走出来 , 他把目光放到了孩子身上 。
1987年宗庆后决定成立儿童营养品厂 , 围绕儿童的营养和体质两个方面 , 打出“改善儿童营养结构 , 增强儿童体质”的口号 。
1988年6月16日的《杭州日报》上 , 出现了一条广告:“一种高效能的儿童营养液 , 已在杭州保灵儿童食品厂试制成功 , 特向社会各界有奖征集产品名称及商标图案……”

娃哈哈早年产品儿童营养液
娃哈哈这个名字 , 出自一个名叫朱松龄的人 , 当时是杭州上城区少年宫主任 , 与宗庆后早就相识 。
1989年4月 , 宗庆后将“保灵营养食品厂”正式更名为“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 , 完成了娃哈哈第一次蜕变 , 正式以“娃哈哈”的名称登陆市场 。在进行工商登记时 , 将企业的注册资金变更为200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