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三种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 二 )



唐、魏、晋、宋时期,道教玄学流派(以程、李融等为代表 。)吸收了佛教三论宗和天台宗的思想来阐述老子的思想,发展了道教的教义,使之更具思辨性和理论性 。程对《老子》第一章“玄机”的忽略,说:“有欲望的人,只在存在;没有欲望的人,陷在虚无中 。因此,说个玄机,以送双持 。害怕行者,停滞在这个谜中 。今天很神秘,更重要的是摆脱以后的疾病 。不仅不停滞,也不停滞 。这就是为什么我又发了一次 。因此,“神秘之日是神秘的...”(《道德经·易书上》)是道家强调玄学的经典说法 。
《周易》中的“八卦图”和两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的理论,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解释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周易》经上所说的“无和无恶不回”(《周易-太》93首)强调的是“和”与“恶”、“去”与“复”的对立统一 。
郭沫若(1892~1978)高度评价《易经》的辩证思维 。"易经的出发点原本是辩证的观点."从《易经》的纯思想出发,强调变化,彻底采用了辩证的思维方式,确实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系辞注》中的“一阴一阳为道”不仅是《易传》辩证思维的核心命题,也是贯穿历史的千古绝唱 。朱伯坤(1923~2007)高度评价“一阴一阳即道”的命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两点学说的代表”,“是对先秦以来辩证思维发展的总结” 。
儒家提倡的“中庸”也是典型的辩证思维 。《礼记·中庸》说:“君子是中庸,小人是反中庸 。君子的中庸之道也,君子是在时间的中间”,并说“执两端,用之为民”(《执两端》) 。所谓“时间在中间”,即“随时在中间”;所谓“用”,就是“衡量得出正确的价值,然后加以利用” 。总之,所谓“中”的确切含义,就是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无所不能”(《论语·先进》) 。“中庸之道的基本思想是对立统一”“这也是辩证法的精髓” 。

先秦以后,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继承和发扬了辩证思想,如张载1020~1077年的“一物两体”、程颢1032~1085年的“物极必反”、朱1130~1200年的“一理之别” 。王夫之(1619~1692)继承和发展了张载“一物两体”的辩证思想,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有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一体立,所以两者皆可用”和“若有其一,则无其二”(《张子正朱蒙泰篇》);
而且,一切相对的事物都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完全分析过的,会相对的吗?求天地,无此物;什么都要求,没有这回事 。......金铃是液体,水是冰冻的,水是坚硬的,硬度是柔软的 。”(传闻易经是瓜转) 。
《孙子兵法》无一例外地揭示了双方的对立统一,“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光辉,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理论的基础” 。其中,“郑起”具有普遍意义,“所有的战士都将被郑起赢得”,“战争局势不会超过郑起,郑起的变化不会赢得贫困” 。
后来,李的《问答》又增加了“奇与正的相互转化”的内容,阐述了“奇与正”与“假与真”的辩证关系,“奇与正,故假与真亦为敌 。其实敌人弱的时候我会积极,敌人弱的时候我会惊讶 。如果你不知道奇数和正确,你将知道敌人的实际情况,你将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李要求正确”) 。
战国末期,韩非用“矛盾”的故事描述和总结了对立统一的规律(详见韩非子《难一难情》),并阐释了“不能困的盾和不能困的矛不能与世界站在一起”的原理,以此来反映事物本身与人类思维的矛盾 。当然,韩非的矛盾学说也有过分强调对立、绝对化斗争的倾向,不容忽视 。

它是阴阳中医的基础理论,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阴阳、天地之道、万物之纪、父母之变、生死之源、神明之宅、疾病之治皆须本之”(苏文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阴阳学说,但没有对阴阳进行定义 。明朝末年,张景岳(1563~1640)给阴阳下了定义,说:“道教是阴阳之道 。阴阳,一分为二(《阴阳经》) 。张景岳为阴阳定义的“一分为二”一词“抓住了阴阳的本质”,“可以用高度抽象和概括来形容,揭示了阴阳最普遍的规定性”,“明确阐明了简单的辩证观点” 。
在中国先贤看来,虽然阴阳对立,关系紧张,但绝不是水火不容,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先贤还认为,原本对立、关系紧张的阴阳,可以相辅相成,从而通过动态的运动达到“和”的和谐状态,这证明中国人更倾向于在一切事物中寻求根本的和谐统一,而不是斗争和混乱 。

推荐阅读